马鞍山经开区:遇见非遗技艺匯聚思政力量

最后编辑时间:2025-07-20 20:59:04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民歌、竹雕、剪纸、跳和合……当这些非物质文化遗產走进校园,当青春遇上非遗,当思政遇上千年技艺,会碰撞出怎麼样的火花?近期,马鞍山经开区银塘镇联合星光学校举办“非遗代表性传承校园行”系列活动。在非遗代表性传承走进校园的活动中,00后志愿者徐典多次参与其中,“‘器以载道,物以传情。’剪纸、竹雕,每一件非遗作品都非常的精彩,我看到非遗代表性技艺在课堂上完成传承,在小朋友们的手中再次焕发新的生命力。我為我们的文化和艺术感到骄傲!”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现场传授非遗代表性技艺,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学习,亲手制作出一件件精美的作品。这种互动式的教学不仅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更让他们深刻体会到非遗背后的深厚底蕴和文化价值。通过推动思政课堂融入非遗代表性传承,让一项项老手艺在学生们手中匯聚青春力量。

  遇见非遗,思政育人,这正是马鞍山经开区进一步探索思政工作新发展模式,促进非物质文化遗產传承的生动詮释。非遗代表性技艺的传承,是中华歷史文化沉淀的结晶,承载着中华民族“道器相融”的生活美学,蕴含着祖辈丰富的思想内涵、文化基因与实践智慧。通过亲身实践,让思政育人更加接地气,让传统文化在实践中扎牢根基。

  此外,经开区还一直努力探索思政工作与中心工作双融合、双促进、双提升的工作模式。今年以来,经开区深化“‘经’彩说”宣讲品牌建设,深入重点企业、乡镇、村(社区)开展宣讲100余场,积极打造企业车间红色微课堂思政教育新模式,推动党建指导员深入车间授课。

  下一步,马鞍山经开区将继续积极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学习强国”平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等平台的融合发展,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新载体,推动宣传手段、载体、内容创新,让宣传思想文化“活起来”、基层阵地“火起来”、思政工作“亮起来”。(马成驭)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责任编辑:管理)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