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上半年货币执行报告点评

最后编辑时间:2023-08-22 21:27:22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2023年8月17日晚央行在官网上发布2023年上半年中国货币执行报告。最近工作比较忙,没有赶在周五把解读放出来。不过这样也好,慢工出细活,不要头脑一热就放颗卫星出来。论坛里不管是不是银粉都出来点评两句,什么净息差反转,银行重大转折点都出来了,好像完全忘记了上周二刚刚公布的麻辣粉预示着本周一即将年内第二次LPR降息。上周五的盘面也挺有意思,早盘银行股像打了鸡血一样爆拉一通,到了下午跟随大盘回调多数涨幅都回吐了。

  其实,像上半年货币执行报告这种官方文章基本都是老生常谈,指望从里面找到多大的机会是不可能的,就算有一些态度上的变化也是早有预期。我们就拿有些大V说的存款利率可能会下调这件事来说,我早就在多篇专栏文章中提示过当前压降存款利率既可以减缓净息差下滑的趋势,同时也有利于将存款从住户存款账户中挤出增加消费和投资。我在7月同业存单点评末尾也说了预期三季度有较大可能下调存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所以,我是无法理解好多人对此为何如此激动,预期中的事情而已。

  对于央行的货币执行报告,我们关注的重点在于:1,这半年货币政策对各个方向上的倾斜程度;2,未来的货币趋势是否发生改变。

  存款利率下调这件事发生的概率在上周二麻辣粉下调后大幅上升。正如我在过去的很多文章中表述的:持续让利造成的银行净息差下滑是不可持续的,银行的正常经营需要一个合理的利润水平来支持资本金的内源性补充。

  对于银行来说净息差维持稳定,获得足够的外源性资本补充和实质性放弃巴III协议这3条里面至少要达到1条,不可能3条都不满足。在我国当前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格局下,银行作为货币投放支持经济的重要支柱,10年内是不可能放弃资产规模扩张的。银行的资产规模扩张在巴III协议下必然需要增加风险资本金。

  银行的风险资本金主要分为内源性补充和外源性补充两条路径。内源性补充是主要依靠银行盈利,特别是维持净利息收入的增长,那么对应的净息差就不能无限制降低。外源性补充主要是依靠再融资,但是目前银行的估值对于再融资已经非常不友好。

  所以,前面的3条翻译过来就是:要么保证银行的净息差不再显着下滑,要么把银行的估值拉起来让银行能够正常的进行股权融资,要么就干脆实质性废除巴III不再遵守那套资本金限制的规则。

  这3条里面第3条显然是央行不愿意看到的,央行和金监局搞了十年不可能轻易放弃。更何况巴III对于降低金融风险确实有用,而作为控制金融风险的主要职责部门,放弃巴III后出现金融风险的板子是要打在主管部门身上的。

  刨除了第三条后,剩下两条里第二条央行是有力使不上,这个需要证监会配合。那么唯一央行可以起作用的就只有第一条:保障银行的净息差不再显着下滑。

  这也是为什么这次央行的货币执行报告中以专栏的形式讲了一大堆银行需要维持一定利润水平,需要维持净息差的原因。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在下半年展望的部分,并没有非常明显地暗示要守住银行业的净息差。个人认为存款利率下调是必然的,但是不要指望银行的净息差马上就出现反弹。毕竟,贷款降息还在持续,银行的存款利率下调由于通常活期不调或者下调较少,定期存款利率下调不影响存量存款,只有存款到期续存的时候才能完成重定价。这就使得存款的重定价要慢于贷款重定价。所以,最终银行的净息差很难在今年产生拐点,最多只是下行的速度减缓。

  最近因为某民营地产债券违约的传闻,房地产的风险又把银保地推向了风口浪尖。一时间,各种大V的小作文满天飞好像某地产商倒了银行体系马上要崩溃了一样。我们姑且不论某地产商是否真的会倒下。我们只要看看央行怎么看待房地产的问题就知道了。

  首先,在货币执行报告的第五部分货币政策趋势中,在“二、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里面第六条持之以恒化解风险中压根没提任何与房地产相关的内容,报告的原文是:

  “密切关注重点领域风险,统筹协调金融支持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工作,稳步推动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

  其次,我们看看房地产到底在报告的那一部分出现呢?房地产的内容在“二、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里面第三条“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我看了一下里面的内容基本都是老调重弹:

  “落实好“金融 16 条”,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加大对住房租赁、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金融支持力度。延续实施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至 2024 年 5 月末,稳步推进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在试点城市落地。”

  从报告原文看出对于房地产的支持主要集中于住房租赁、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等民生保障方向上,保交楼政策延续一年算是唯一和商品房相关的内容。关于保交楼的贷款在报告中也有细节披露:

  “用好政策工具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实施好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6 月末余额为 5 亿元;为继续支持做好保交楼工作,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将延续实施至 2024 年 5 月末。”

  保交楼贷款6月末余额5亿元,我看到这里当时以为眼花了,我一开始以为是漏了个“万”字。但是结合上下文看似乎线亿。这说明啥?说明要么保交楼贷款的条件非常苛刻,基本申请不到;要么是烂尾楼根本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多。我个人认为应该是后者。

  从第三条“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的排序也可以看出央行的关注列表里面房地产排位并不靠前。第一位是支持小微信贷,普惠金融;第二位是惠农信贷;第三位才是刚才说的住房相关内容。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站在央行的角度,要么房地产目前的问题并不严重,要么是房地产的风险基本都是可控的。房地产的问题对于银行体系并不构成太大的威胁。

  正如我在文章开头说的,央行的货币执行报告基本都是现有政策的强调,既不会有太大惊喜,也不会有太大惊吓。央行专栏表达出维护银行合理盈利空间的意愿说明银行未来半年净息差下降趋缓呈现底部特征,但是净息差的明确拐点可能还要等到明年。房地产的鬼故事大概率要结束了。银行的底部区域还是以平常心对待,一惊一乍的不利于股民身心健康。

  P.S.对了补一句,前一段央行带头吹风的下调存量按揭贷款利率的事在这个报告中只字未提。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当时我分析的,这个事情还没有在央行和金监局之间达成共识。所以,指望短期就能下调存量按揭的房奴们可以洗洗睡了。

  央行放出了这个图,意图清晰而明显。我们银行的净息差在大国里面是很低的,一直都与美国保持了一定的距离,没有相交。中国银行没有吸血,中国银行一直造血!

  非常有深度分析的文章,根据最近的信息,特别是央行的信息,论证了房子风险已经可控,而且量不太,远小于网上吹的程度,下调存量按揭贷款利率也只是一阵风吹过了。保银行利润才是头等大事,地产公司可以倒,国大行是不能倒的。所以,持优质银行股票不要怕,价值回归日期就在近几年。与0.15大V卖“惨”不同,谷先生是提供有价值的正面东西。

  赌桌没有底和顶,股市有底和顶。这就是博弈与赌博的区别。赌桌没有高估低估,股市有高估低估。赌桌不会因为美联储加息而出现钱荒,赌桌不会因为经济好坏就改变胜率赔率。

  2023年8月17日晚央行在官网上发布2023年上半年中国货币执行报告。最近工作比较忙,没有赶在周五把解读放出来。不过这样也好,慢工出细活,不要头脑一热就放颗卫星出来。论坛里不管是不是银粉都出来点评两句,什么净息差反转,银行重大转折点都出来了,好像完全忘记了上周二刚刚公布的麻辣粉预示着...

(责任编辑:管理)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