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告诉彭德怀打美军野心不要大1个军能消灭1个营就够了

最后编辑时间:2024-12-26 14:18:25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会议中,毛主席一拍桌子,中气十足地说到:“‘零敲牛皮糖’,采取消耗敌人的战略,不打大的,打小的。”

  几天后,毛主席又加紧电示彭德怀将军,文件中写道“打美军野心不要大,一个军能消灭一个营就行了”。

  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最重要的任务便是解决“如何发挥志愿军自身的优势,扬长补短,以劣势的装备战胜装备技术占绝对优势之敌”的问题。

  整个朝鲜战场呈现出战略相持局面,双方暂时也坐在了谈判桌前,中方想通过谈判快速和平解决朝鲜战争。

  不仅有美国、南朝鲜在国际上极具侵略性政治发言的震慑,在朝鲜战场的中国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军事实力也不及联合国军。

  但除此之外,志愿军海陆空三方面战斗装备都远远不及联合国军:陆军上,志愿军仅有坦克80辆,而联合国军装备坦克1130余辆。

  于是联合国军凭借绝对的制空权,派遣飞机对粮食供给队伍狂轰乱炸,使得在白天粮食运输工作难以进行。

  而战士们荷枪实弹,身上背负的粮食一般只能供给5-7天,因此许多有利的战机皆因粮食供给而不得不被迫放弃。

  面对强大的敌人,一批批志愿军将生死置之度外,远赴朝鲜,坚守战场,用生命与鲜血书写了一段又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在抗美援朝第一、二次战役中,志愿军赢得了清川江地区围歼战和长津湖战役两场大型战斗的伟大胜利。

  磁性战术具体内容指的是联合国军主力始终与志愿军主力保持20-30公里的距离,使得双方在前期不能正面交战。

  而联合国军主力则利用这段时间撤离到20-30公里之外的地方建立新阵地,而这20-30公里志愿军刚好要徒步一整晚才能到达。

  等到了对志愿军有利的晚上,联合国军早已去往新阵地,志愿军需要浪费时间、精力在夜间奋力追赶,难以歼敌。

  联合国军借助这种“磁性战术”的方法,联合国军先守后攻,并利用坦克对我军围攻,对我军的造成了不少损失。

  于是毛主席立即召集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和志愿军四位军首长回京,商讨出了朝鲜战场作战新策略——“零敲牛皮糖”。

  “牛皮糖”指南方一种以麦芽糖为主制成的一种圆饼状大块糖,卖糖人依据买糖人所需敲下一块一块的小糖。

  如寒冷不适宜的气候环境、不通的语言、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生疏的地理环境等严重削弱了志愿军的作战实力。

  “要想志愿军歼灭同等规模的联合国军,需要四倍于联合国军的兵力;一倍半甚至两倍于敌人的火力”。毛主席分析道。

  因此,“零敲牛皮糖”战术,是面对强大的敌人的针对性战略,其对内能鼓舞士气,提高作战指挥经验和作战能力,为后面打大歼灭战做准备。

  彭德怀元帅领导的上甘岭战役取得了巨大胜利,成为了中国军事史上的一次防御战的典型案例,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振奋了军心。

  面对联合国军900余次的冲锋,59次对阵地的反复争夺,中国志愿军仍成功据守上甘岭,打出了中国气势、中国国威。

  集中主要力量逐个击破敌人的营、连等小规模部队,对于难守的据点敢于放弃,始终保持战斗的主动性。

  而处于优势地位的联合国军则可以在山外阵地上成群结队、载歌载舞、饮酒作乐,享受着暂时胜利的喜悦,与山内的志愿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别看一个一个地打感觉费时费力,效率很低,但慢慢地积累下来一个狙击手一个月也能击毙联合国军人20多个。

  阵地战的打法极大扭转了战争局势,发挥了志愿军打突然性战役和游击战的优势,使志愿军成功占据主动地位。

  “零敲牛皮糖”战术的提出体现了毛主席实事求是的原则,使志愿军在双方战略相持阶段时取得主动地位。

  打得敌人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丰富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的战略理论,指导了后期抗美援朝的战略实践。

  同时,“零敲牛皮糖”战术反映了毛主席长远的战略思想和深刻的军事思想,展现了毛主席在军事上的伟大才能。

  这就是朝鲜战场上着名的“零敲牛皮糖”战略,积小胜为大胜,正所谓“断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管理)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