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油发展在津建设首家5G综合性智慧工厂助力天津海工装备产业串链强链补链

最后编辑时间:2024-07-02 07:27:47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主持人:近期,由海油发展在津建设的海洋装备智能制造基地主体结构封顶,这也是本市首家海洋工程领域的综合性智慧工厂,将推动海洋领域技术装备及工具设备国产化,做优做强海工装备产业链条,助力天津“海洋强市”建设。来听记者翟婧秋的报道。

  驱车来到天津港保税区临港片区,沿黄河路向东到渤海二十三路,占地面积400多亩的平整土地上,一片厂房已经初具规模,这里就是海油发展天津海洋装备智能制造基地。去年,为进一步提升海工装备制造水平,解决以往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企业在津投资21.46亿元建设了新基地,海油发展天津海洋装备智能制造基地总工程师文强说:

  (录音:?一个是老场地受限,另外我们在外面也租了一些场地,太分散了。为了资源整合,也是集群效应,我们就开始在周边找一个相应的基地建设。因为我们现在的油气生产是向深海迈进,工况是比我们浅海复杂很多,包括也对油管的一个高温、高压,特殊的海况等等,所以对我们生产工艺也是要求非常高的,在建设过程中刚好我们国家智能制造也同步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要求,包括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

  新的智能制造基地建设项目总占地面积达27.3万平方米,将建设包括预制焊接车间、总装测试车间、电仪设备车间,研发楼等,目前项目主体结构已经完工,预计明年2月投入使用。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参建单位较多,施工工艺复杂,就采取智慧化建设方式,中建八局海油发展天津临港基地项目经理李志斌说:

  (录音:项目搭建了智慧工地平台,将整个在建项目的工程概况、人员、材料、机械还有进度计划等关键性指标投到施工现场的大屏幕上,大大助力了项目成本的降低及工期的压缩。)

  今后,这里的各车间也将充分运营智能化的新技术,建立高度集成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每一个环节都通过高精度传感器、智能机器人和先进算法进行精准控制,实时收集生产数据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项目数字化工程师张雨欣说:

  (录音:这里是油套管加工制造车间,将来要建成黑灯工厂,会搭载智能生产和检测机器人、无人运输车、智能周转库等自动化生产设备通过信息化集成,实现非标特殊扣套管的柔性化生产,年产能达6万吨。同时,我们还将采用数字孪生技术,实现黑灯工厂的实时监管及远程调度。)

  新的智能制造基地还将立足海洋领域技术装备及工具设备的国产化,打造海洋装备核心拳头产品,围绕海工装备产业串链、强链、补链,海油发展天津海洋装备智能制造基地总工程师文强说:

  (录音:借由这个基地,我们也将实现从单一制造维修服务向设计、研发、制造、维保等一体化服务的转型。通过产品+技术+服务的模式,在海上发电机组等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推动海洋领域技术装备和工具设备的国产化替代,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记者翟婧秋)

(责任编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