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元宇宙元宇宙的通俗解释

最后编辑时间:2023-09-19 20:11:58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全球社交网站巨头Facebook宣布将公司名称更改为Meta,公司的logo也从原来的蓝底的F,变成了一个类似于数学无穷的符号,Meta就是元宇宙metaverse的前半部分。与此同时,微软、腾讯、网易、字节跳动等公司也纷纷布局元宇宙,可以说元宇宙正在成为互联网巨头们竞相追逐的新赛道,2021年甚至被认为是元宇宙的元年。但是对于我们大众来说,元宇宙这个词似乎有点科幻的味道,它仿佛就在我们身边,又好像非常的遥远。在一些人看来,这是一个乌托邦式的幻想,但在另一些人的眼中,它代表着人类社会的未来。他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呢?作为元宇宙行业权威资讯平台“元宇宙商业资讯”给大家带来解读。

  元宇宙一词最早出现在科幻大师尼尔斯蒂芬森于1992年创造的小说《雪崩》之中。元宇宙由Meta和Verse两个单词组成,Mate表示超越,Verse表示宇宙,合起来即为超越宇宙的概念,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人造空间。人们用数字化身份在这个世界生活、工作、交流和娱乐。如果只是追溯人类社会对虚拟世界的想象,那元宇宙的理念甚至出现的更早。1981年,美国计算机专家弗诺文奇教授在他的小说《真名实姓》中已经创造性的构思了一个通过脑机接口进入的虚拟世界,拓展生存空间是人类社会的基本需求,而想象是人类文明的底层冲动,就像早期的科幻小说家们对深海太空的展望那样,当代的社会精英们把目光聚焦在了以互联网为根基的虚拟世界,这尤其集中体现在了科幻电影里。

  1982年的电子世界争霸战,可能是最早体现平行虚拟世界概念的电影,其续作《创战记》对这个虚拟世界进行了更细致的描绘,1999年《黑客帝国》则是令人震惊的提出了母体的概念,更深入的探讨了现实社会与虚拟世界之间的复杂联系。元宇宙概念通过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科幻电影《头号玩家》,近年来被大众熟知,电影中打造了一个绿洲场景,玩家可以通过VR设备在虚拟世界中自由地探索娱乐和生活,更生动地将元宇宙图景具象化。应该说,直到现在,元宇宙仍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人类对元宇宙世界的描写,充满了各自的想象。但从这些描绘中,我们也能发现一些共同之处,终极形态的元宇宙不仅局限于娱乐、商业以及社交的领域,它涉及的范围可能是无限的,而且这些系统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需要注意的是,元宇宙并不是一个与现实世界彻底隔绝的虚拟世界,它依托于现实世界却又超脱于现实世界。

  因而,元宇宙意味着丰富人的感知,延伸人的创造力,以及更多的可能性,它不仅仅是下一代互联网,更有机会成为未来人类的生活方式,这时候您或许也有疑问了,这么一个基于想象的理念,它有实现的可能,为什么会在当下这个时间节点引起广泛的热议?诚然,终极形态的元宇宙离我们还很遥远,但是虚拟与现实融合,也是互联网发展的大趋势。高速网络是元宇宙的通讯基础,目前5G已经进入了商用阶段,高速率、低延时、低能耗、支持大规模设备连接等特性,能够支持元宇宙所需要的大量应用中心,带来更强的沉浸感体验,云计算将为元宇宙提供算力基础,在未来,客户端加服务器的模式将成为过去式,我们对网络应用的访问将直接基于云存储,云计算,云渲染完成,而包括VR、AR、MR在内的拓展现实以及脑机接口等技术将成为元宇宙的虚拟现实界面,当然要实现终极形态的元宇宙,需要依赖的底层技术还有很多。人工智能意味着芯片具备自我学习,实现元宇宙的自发有机生长。

  2016年Google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击败了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区块链则为元宇宙提供了信任基础,基于区块链的技术,网络区域中心化的数字货币体系和NFT技术提供的确权机制,构成了元宇宙经济系统的基础。他承载的价值转换的功能是元宇宙中的价值归属、流通变现和虚拟身份的认证成为可能。应该说,元宇宙在当下集中爆发并非一个偶然事件,它的背后是AR、AR、VR、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孪生等新技术进入实际运用所产生的群聚效应。

(责任编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