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量连上台阶结构优化升级——新中国成立75周年经济发展成就综述
风雨兼程,春华秋实。7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从积贫积弱迈向繁荣富强,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
砥砺前行,扬帆奋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把握大势,推动中国经济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初秋时节,伶仃洋波涛万里,海天一色。深中通道宛若一条巨龙,盘旋在蔚蓝海面之上。这个举世瞩目的超级工程,在今年6月30日正式通车,成为全球首个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为一体的跨海集群工程。
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经济创造了波澜壮阔、惊天动地的历史。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着力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潜力,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力促进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95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仅为679亿元。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1986年突破1万亿元,2000年突破10万亿元大关,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实力持续增强。2020年,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大关,2023年超过126万亿元。按不变价计算,2023年经济总量比1952年增长223倍,年均增长7.9%。
粮食总产量由1949年的11318万吨提高到2023年的69541万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强化;2023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达33万亿元,规模连续14年位居全球首位,工业生产能力不断提升;新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服务业逐步成长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
2023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升至17%左右。2013年至2023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超过30%,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源。
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服务贸易第二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今日的中国经济,呈现万千气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100多年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追求民族复兴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史。经过数代人不懈努力,我们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欧洲《现代外交》网站文章评价说,75年来,中国从一个贫穷的国家变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体系。中共十八大以来,全国人民的努力取得成果,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成功迈进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今年7月,中国一汽自主研发的第900万辆解放牌卡车在位于吉林省长春市的智能工厂下线多年前,中国一汽从零起步,三年建成投产,结束了新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
解放牌卡车用七代车的更迭,印证了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成就。一汽的自主创新、华丽蜕变,也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缩影。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经济从结构单一到百业兴旺,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加快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取得实质性进展。
产业结构深刻变化,实现由农业为主向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转变;需求结构持续改善,实现由需求疲弱向“三驾马车”协同发力的转变;从城乡分割到统筹推进,区域结构优化重塑。
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经济结构优化蹄疾步稳。传统产业转型加快,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服务业规模持续壮大。2023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2.5%,消费“主引擎”作用进一步增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战略深入实施,新的增长极增长带不断形成。2023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比2012年末提高13.06个百分点,城乡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
从“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到“天宫”遨游太空,再到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中国创新实力持续跃升。
2023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规模稳居世界第二,比2012年增长2.2倍;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跃升至2023年的第12位,是前30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动力。
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再到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我国经济发展不断拓展新空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货物贸易规模连创新高。2023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633亿美元,比1983年增长176倍,规模连续多年保持世界领先。共建“一带一路”朋友圈巩固扩大,分批次设立22个自贸试验区,全面开放新格局加快形成。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今天的中国,正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
名字听着“土”,村子却很“潮”。走进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黑泥地社区,只见家家户户被绿树鲜花环绕,阳光照耀之下,房屋错落有致,道路宽阔整洁,彩色民居熠熠生辉。
从昔日“道路拧麻花、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的贫困村,到如今吃上“旅游饭”、过上好日子,今年上半年已实现旅游收入70多万元……黑泥地的蝶变是乡村振兴的真实写照。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补齐民生保障短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积贫积弱,人民普遍贫困。经过多年不懈奋斗,贫困人口显着减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到2020年底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49.7元,这是194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到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也仅有171元。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92万元,扣除物价因素比1949年实际增长76倍,年均增长6%。
党的十八大以来,就业优先战略深入实施,2013年至2023年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超1.4亿人。居民收入稳步增加,生活品质不断提升,居民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从2013年的16.9辆增加到2023年的49.7辆。我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污染天数明显减少,水环境质量显着改善,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万里山河增添了山青、水绿、天蓝、土净的亮丽底色。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社会保障尚属空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覆盖面持续扩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驶入快车道,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2023年底,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0.7亿人、13.3亿人、3亿人、2.4亿人。住房保障力度加大,养老服务加快发展,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体系不断完善。
75年披荆斩棘,75年沧桑巨变。回望过去,中国经济创造奇迹、实现跃升;展望未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步履坚定,必将开拓出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
(责任编辑:管理)
- ·关于颁豁僚打扔究竟怎样?
- ·赤子之心(chì zǐ zhī xīn)这又是什么梗
- ·对于感冒流感具有一定作用
- ·全国人大代表葛树芹说:村民大会刚开完
- ·Eason陈奕迅为粉丝奉上双重惊喜由郎牌特曲
- ·徐帆衣服穿26年真相是什么?
- ·是执法监督是否到位
- ·“V”手势的由来
- ·心如刀割这条消息可靠吗?
- ·奇迹暖暖第十一章攻略究竟什么原因?
- ·有关奄(yǎn)惑(huò)票(piào)看看网友是
- ·关于数学日记怎么写到底什么情况?
- ·并且有一名马来西亚摄影师拍摄的建筑凤凰国
- ·贝壳席慕容这件事可以这样理解吗?
- ·有关新来乍到这又是个什么梗?
- ·有关竭泽而渔(jié zé ér yú)究竟怎样?
- ·并日而食的意思会有什么样影响?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释义:第57条-第60条
- ·结构优化的趋势不断延续
- ·贫贱之交是个什么梗?
- ·多种病原体可致儿童呼吸道传染病家长如何区
- ·助力品牌品销效合一鹿城洞头乐清联合发布优
- ·关于百年人寿怎么样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 ·有关一(yī)病(bìng)不(bù)起(qǐ)网友关
- ·大航海4宝物这又是什么梗?
- ·关于变形计爱在小凉山到底是什么情况?
- ·婶子激情出轨15岁侄子过后不给侄子玩结果却
- ·推进1米高度的儿童视角设计
- ·没点脸了么?!多地淫乱事件频发社会如何应
- ·关于负隅顽抗(fù yú wán kàng)是什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