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澄源乡:创新票决机制点亮民生之路

最后编辑时间:2024-11-21 08:18:32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11月19日,政和县澄源乡前山村党支部书记吴振贵在接受澄源乡人大工作人员电话回访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蟹尾自然村现在有路灯了,村道亮了,民心也暖了。感谢澄源人大将群众的‘急难愁盼’变成了民生的‘幸福答卷’。”

  澄源乡前山村蟹尾自然村曾因缺乏路灯而困扰村民。村民们反映,夜晚行走或骑行在漆黑的小路上十分不便,特别是在雨天更是安全隐患重重。然而,这一切在今年得到了彻底改变。今年4月,在民生实事调研座谈会上,澄源乡人大代表许达和提出为蟹尾自然村安装路灯的建议。仅仅两个月后,6月底,蟹尾自然村的路灯便安装完毕并投入使用。如今,明亮的路灯不仅照亮了夜晚的道路,更温暖了村民的心。

  这一民生实事的顺利推进,得益于澄源乡推行的“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2024年3月,澄源乡人大开始试点这一机制,通过专题调研和日常联系走访,主动深入群众,将呼声最高、需求最迫切的前山村路灯建设项目作为民生实事候选项目上报。在乡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该项目经票决确定为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乡政府积极响应,申报专项资金,并指定专人推进项目建设。同时,乡人大组织人大代表和群众全程参与监督,确保项目成为群众满意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暖心工程。

  据了解,澄源乡人大积极探索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人大元素融入具体项目中,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凝聚起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为主攻方向。今年,澄源乡试点推行了前山村路灯改造和叶甘地村巷道改造两项民生实事项目的人大代表“票决制”,通过征、筛、决、督、改、评“六步骤”,将民意、民生、民主、民心紧密结合,实现了群众“点单”、代表“定单”、政府“领单”、人大“评单”的良性循环。

  澄源乡人大主席许徐龙表示,路灯虽小,却承载着大大的民生。澄源乡将继续深化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像钉钉子一样监督每一项民生实事的落实,努力创造更多可感可及的民生成果,为人民群众创造向往的高品质生活。

(责任编辑:管理)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