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制鼓第一村”

最后编辑时间:2025-03-04 20:40:22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制鼓圈、蒙鼓皮、钉鼓耳……走进“中国制鼓第一村”河南洛阳偃师区缑氏镇马屯村,家家户户制鼓忙。作为全国最大的手工制鼓基地,马屯村制鼓历史传承数百年,其制作的大鼓、腰鼓、韩国铃鼓等100余种鼓远销海内外,并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央视春晚、西安全运会等重要场合频频亮相。一面面鼓擂响了马屯村民创业的集结,更奏响了乡村振兴“和谐曲”。

  据了解,马屯村约三分之二的人口从事牛皮、木制鼓圈等与制鼓相关的产业,有成品鼓加工作坊300余家,专业从事市场营销和网络销售人员300人左右,每年鼓产品的销售额近亿元,占全国民族鼓的80%以上,是远近闻名的制鼓专业村。

  在洛阳鼓尊乐器有限公司展示厅,48岁的马屯村村长、洛阳鼓尊乐器有限公司负责人马建都向记者娓娓简述制鼓文化。

  “2024年,我们全村制鼓产业实现线亿元,线亿元。”马建都向记者自豪地介绍,“今年春节前,还有一批大红鼓远销美国纽约唐人街。”

  产业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自2018年以来,我们累计为马建都发放贷款100万元,支持其做大做强制鼓产业。”农行偃师支行副行长蔡元哲说。

  在马屯村福声鼓乐厂,返乡创业人马西夫沉浸在制鼓的幸福产业中,每年500多万元的销售额让他在制鼓大道上越走越远。“我们村是电商淘宝村,今年春节前,网上订单较多,现在通过互联网销售平台,不用出村,就能把产品销售出去。”马西夫说。据了解,2016年马屯成为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村,当地200多家成品制鼓厂搭乘“互联网+” 快车,让“马屯鼓”畅销世界。

  “上午接单,下午发货,每天发货量保持在三辆卡车。”福声鼓乐厂业务员马南一边网上接单,一边讲述,一会的工夫,网上出单小票就摆满桌头。“这是一种稳稳的幸福。”

  “为支持马西夫从事这份幸福产业,农行累计为其发放贷款160万元。”农行偃师支行客户经理韩伟峰说。数据显示,近5年来,当地农行累计为马屯村发放贷款3亿元,支持百姓发展制鼓产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如今,在马屯村,村民白天制鼓忙,晚上打鼓乐,鼓了钱袋子。“在金融的助力下,我们还计划建成98亩的工业园区,推动制鼓产业向专业化、现代化迈进,让更多的村民敲响‘致富鼓’。”聊起未来,村民们信心满满。 (制图 龚甜甜)

(责任编辑:管理)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