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智强韧推动城市安全发展

最后编辑时间:2025-04-09 19:29:20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人民网北京4月8日电 (记者王仁宏)城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也是扩大内需的主战场。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於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什麼是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如何抓好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此,住房城乡建设部部有关司局负责人就《意见》相关内容进行解读。

  “《意见》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也是适应城市发展新形势、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该负责人表示,新城建以信息平台建设為牵引,以智能设施建设為基础,以智慧应用场景為依托,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数字化改造,构建智能高效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体系,是提升城市建设、运营、治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城市安全事关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大局。当前,城市安全发展风险和挑战日益增多,各类灾害、安全事故易发多发,危及人民生命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亟须加强韧性城市建设、提高城市安全治理现代化水平。

  2020年8月,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中央网信办等七部门印发《关於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以新城建对接新基建,引领城市转型升级,推进城市现代化。

  自2020年以来,住房城乡建设部分批在重庆、太原等21个城市开展新城建试点,并在济南、广州、烟台创建新城建產业与应用示范基地,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為增强城市安全韧性提供了重要支撑,也成為各地扩大有效投资、激发增长动能的重要途径。

  為深化城市安全韧性提升行动,增强城市风险防控和治理能力,《意见》提出,推动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构建智能高效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体系,持续提升城市设施韧性、管理韧性和空间韧性,推动城市安全发展,明确到2027年、2030年的发展目标。并提出实施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推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发展智慧住区、提升房屋建筑管理智慧化水平等11项重点任务。

  如何保障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落地见效?上述负责人表示,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涵盖多个领域,涉及多个方面,需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在工作中,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观念。把城市作為有机生命体,树立全生命周期管理意识,聚焦城市安全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能力短板,整体谋划、部门协同,精准施策、综合治理,推动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化建设,全面提升城市韧性。

  二是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健全支持政策,完善市场化机制,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韧性城市建设。

  三是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顺应人民群眾需求,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立足本地城市发展实际,因地制宜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避免不顾客观情况一哄而上,坚决不搞不切实际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

  四是坚持科技创新、数字赋能。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转型,提升城市风险感知、隐患治理和应急处突能力,实现城市安全风险防控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

  该负责人表示,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刻认识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重要意义,强化主体责任,抓好组织实施,强化跟踪问效,确保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人民网北京4月8日电 (记者杨曦)国务院国资委8日表示,将全力支持推动中央企业及其控股上市公司主动作為,不断加大增持回购力度,切实维护全体股东权益,持续巩固市场对上市公司的信心,努力提升公司价值,充分彰显央企责任担当。同时,加大对央企市值管理工作的指导,引导中央企业持续為投资者打造负责任、有实绩、可持续、守规矩的价值投资优质标的,為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作出贡献。…

  人民网北京4月8日电 (记者罗知之)4月7日至4月8日开盘前,多方重磅发声: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央行: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4月7日,中央匯金公司发布公告,将持续加大增持ETF规模和力度。…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版权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责任编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