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江苏男子从亡母留下的铁盒中找到600万存单银行:假的

最后编辑时间:2024-06-07 13:17:00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2013年5月,上海市一家医院的病房里,身患重病的老太太躺在病床上,神色寂寥,偶尔和进入病房的儿子聊上两句天。

  出生于上个世纪40年代的她能够感受自己的精力已经到了生命的最后时期,尽管儿子每天都想办法开导她的情绪,她也并没有愿意出去走动散步的想法。

  她脑海中闪过家中房子的场景,往日生活的点点滴滴一一浮现在她脑海中,想着还有什么遗漏的事情,随之,她叹了一口气,她放心不下儿子也放心不下丈夫。

  儿子刘海斌带着疑惑的神情坐在黄小妹病床身边,不知道母亲想要说些什么,但是母亲愿意聊聊天总是好的。

  黄小妹自顾自地说起儿子小时候的趣事,想到什么印象深刻的点了,还会笑一笑,很多刘海斌不知道的往事从黄小妹口中说出,刘海斌听着也感觉挺有意思的。

  可看着母亲的白发和这些年因为治疗而瘦弱的身体,他不免有些伤感,听到后面他甚至感觉母亲在交代后事了。

  黄小妹还告诉他,自己还在夏港老家那个阁楼的二层木桌子抽屉里给他留了个铁盒子,一定要把它打开,是很重要的物品。

  刘海斌难受极了,不忍再继续听下去,转而说起了自己最近经历的事情,希望能够分散母亲现在的伤感,对于母亲的吩咐并没有太在意。

  刘海斌怕母亲的情绪激动起来,连忙点头应是,还安慰母亲等过些天母亲身体好一些了,咱们一起回去打开。

  此后这几天刘海彬一直留在医院陪伴母亲,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在医院照顾了母亲几天之后,母亲便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紧接着他将全部注意力放在了安置母亲的身后事上,接连忙活了好几天,葬礼的事情无比繁琐,大大小小的事情都需要看顾。

  2015年按照工作单位的要求,有着20年工作经验的刘海斌,前往四川省成都市双流一家银行接任行长一职。

  想到母亲临终前的再三叮嘱,他决定趁着这次调令间期的休息时间立刻返回位于夏港的老家,找寻母亲所说的神秘铁盒。

  来到那间老旧的阁楼,他一眼便找到了一个带锁的小铁盒子,盒子重量很轻,摇摇盒子能依稀听到纸碰到铁盒的声音,他盲猜是文件或者信件之类的东西。

  上面居然显示600万,刘海斌也有些愣住了,这是一份1995年2月7号到期的一年定存存单,在当时那个万元户还算稀少的年代,600万可称得上是富甲一方了。

  巧合的是,母亲留下的这张存单所在的银行便是自己没有调岗前的江阴某银行,而母亲在存款的时候,银行还只是农村信用社。

  黄小妹曾经是在国企工作的会计,而她的丈夫则在税务局工作,两人工作收入稳定,但是并没有多少余额。

  只是想不通为何迟迟没有告诉家中,连父亲一听到这个消息都吃惊万分,母亲临终前也神神秘秘并没有直言,只是要求他打开铁盒。

  而这张当年手写的存单也被他交给了留在江阴家中的妻子手中,两人讨论后,刘海斌的妻子徐女士在4月28日的时候前往这张存单的开户银行准备提款。

  在家人的支持下,2016年中刘海斌不得不起诉了该银行,不仅希望能够追回600万元本金,还希望能够获得其产生的利息。

  警方不撤案,他便无法完成申诉受理,在此后的一年中,多次能在公安局和警察院看到他反映情况的身影。

  2017年1月18日,警方考虑到“立案侦查确有不当。”撤销立案,寻回这笔钱的可能性增加,转而以“江阴市某银行被金融凭证诈骗”为名立案,刘海斌重拾信心,或许事情马上就能解决。

  在这2年纠结该事情的过程中,刘海斌的工作事业受到了影响,他曾在银行稳定工作二十年,收入待遇算得上是优越。

  上级领导要求他择日前往省县周边的小支行,本身的中层正职职务也被免除,这也意味着如果他想继续留在银行工作只能是位银行里最基础的职员。

  听到这个消息的刘海斌备受打击,他不愿意接受银行这一决定,左思右想下,为了自己的清誉,他离开了单位,从此将生活重心放在了解决存单事件上。

  2017年到2019年的两年里,该项案件的进度停滞不前,即使多次前往市检察院进行意见反馈也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

  这让刘海斌及家人有了可上诉的前提,该年5月,刘家人提起上诉,江阴市某银行为被告,要求其偿还存单所存600万元本金及这些年产生的利息共计802万元。

  这张存单上的经办人印章已经无法辨识,后来警方在调查过程中也问询过在此工作的老员工,没有人对当年有人存下巨款的事情有印象,这实在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毕竟在人均几百元工资的年代,很少有人会一次性存下600万元巨款,而银行人员没有印象,更别提存款人士的儿子还在该银行工作。

  手写存单的出现也很不正常,按照存款上的1994年,此时已经离普及电脑打印电子存单的工作方式过去两年了。

  在法院开庭审理环节,银行辩护律师更是指出存单版次的不合理性,刘海斌掏出的存单是在1994年2月存入,并由电脑打印文字,完成工作。

  法院也没有在作为证物的存单上发现存款时间、操作号、存款账号、流水号等基本信息,更无法看清楚由出纳员、复核员盖章的内容,印章在比对时候也存在差异。

  这样的结果让他无法接受,他不相信母亲如此郑重交代自己的事情是一场玩笑,而面对外界对自己的质疑,他也坦然回复。

  “伪造600万元存单不止判刑,枪毙都会。我在银行工作20多年了,不会铤而走险伪造存单,让自己走上违法犯罪之路。”

  更令他费解的是银行扣留存单不愿意退还刘家的事情,而在二审过程法院也没有调取存单原件以及当日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每当想起这件事情,刘家人都很难受,当年,来到银行大厅的刘海斌妻子徐女士很快被工作人员接待了,听到她提出的业务查验要求,工作人员也很困惑。

  银行网点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接过这张存单,并按照流程进行核验,但是并没有给徐女士完成取款业务,因为在核实的过程中他们认为这张单据是假的。

  为了不让单据继续流出去,他们扣留了单据,这一行为惹怒了徐女士,可惜银行并没有同意她要求退还单据的要求。

  最后双方各退一步,留给了徐女士一份复印件,复印件上留有银行相关负责人的签名,并写下了一行字:原件已收,2015年4月28日,王某某

  走出银行的徐女士赶紧联系了自己的丈夫,刘海斌一家人为了能够寻回原件,在接下来的两个月接连两次通过律师的帮助向银行发出律师函。

  考虑到存单存疑情况,银行在2015年8月30日寻求警方帮助,追究徐女士及刘海斌涉嫌金融诈骗的刑事责任。

  作为重要物证的存单上有些印章模糊,为了核实其真伪,西南政法大学司法鉴定中心接受了刘海斌方提出的检验请求,对案涉存单进行了真伪鉴定。

  次年一月,鉴定报告出来,但是令刘海斌非常失望,“不能确定送检存单第一联原件上书写字迹的形成时间;

  这些结论也就意味着并不能肯定,写存单的人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人,对比印章的差异,甚至可以推断盖章的证明印记是由人私自仿冒的。

  刘海斌心凉了半截,甚至有人联想到他曾经有在该银行工作的经历,他也被质疑当时他是有机会拿到这些空白存单和印章的。

  而这也是庭审中争议的点,此事奔波6年,刘海斌终究没有得到一个理想的结果,执着于要一个答案,但始终得不到想要的答案。

  其实生活本来就很奇妙,在没有翻开那个铁盒之前,永远不知道那里面装着什么,但他也仍旧为此在努力,期待有一天他能弄清楚事情的真相。

(责任编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