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moto手机还有机会么?
在“2025上海F1中国大奖赛”上,联想moto以F1全球智能手机合作伙伴的身份亮相,赚足了眼球。
这个诉求在稍早的MWC 2025上,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再度提及,联想moto手机要成为领先的全球厂商,“先是前五名,然后进入到前三名”。
口号震天的背后,则是联想moto手机在国内早已沦为“other”,为何如此反差?从“学霸”变成“学渣”,联想moto手机经受了哪些考验?凭借AI手机,联想moto手机真的可以逆天改命吗?
公开资料显示,联想2002年切入手机赛道,推出国内首款40和弦铃声手机、首款自主研发的GSM手机等。
不但成为“中华酷联”的一员,更是一跃成为国产手机的“带头大哥”,与国际头部手机品牌分庭抗礼,彼时好不风光。
迈入智能手机时代,联想手机肩上的担子变沉了,不得不走上高端化之路,寄望乐phone打开成长天花板。
对标iPhone的乐phone,最终成为扶不起来的阿斗,联想手机无奈之下选择收购摩托罗拉,渴望曲线实现高端化。
对此,有媒体曾报道:“联想的团队看不上摩托罗拉的‘效率’。按照摩托罗拉的研发节奏,一款高端产品的研发周期至少是一年,而这个时间,在联想的人看来,出10款是没有问题的。反之,摩托这边团队则认为联想的人不具备高端研发能力,双方很难坐在一起谈。摩托罗拉团队效率低固然是事实,但联想团队也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
一名业内人士告诉锌刻度:“联想手机的打法没有跟上时代,早年是深度绑定运营商,后来又过度依赖传统渠道,没有赶上互联网销售大潮以及深耕品牌专卖店。”
再迭加战略不断摇摆与市场定位漂移,在“中华酷联”迭代为“华米OV”的过程中,联想手机最终掉队了。
于是乎,聚焦AI又成为了联想的核心战略,并在AI PC上尝到了甜头:2024年第四季度,其营业收入为188.0亿美元,同比增长20%;净利润为6.93亿美元,同比增长106%。
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Luca Rossi前不久表示:“我们预计AI PC的普及率,将在未来2~3年内达到40%~50%,甚至高达80%。”
联想的如意算盘,并非毫无道理:AI手机成为下一个撬动时代的爆款符号,All in AI逐渐成为行业的共识。
OPPO CEO陈明永2024年预言:“今年是AI手机元年,AI手机时代将成为继功能机、智能手机之后,手机行业的第三阶段。”
浙商证券表示:“以苹果为代表的海外AI厂商持续在端侧AI领域发力布局,AI大模型在端侧的垂直场景应用有望加速落地。”
即便是真我realme这样的小玩家,2024年也曾对外透露,借助“AI计划”未来三年内出货1亿部AI手机,主要瞄准年轻消费者。
须知,AI成为手机赛道的角力点,“华米OV”等头部玩家无一例外均在探索与大模型深度融合,进而打造AI创新生态。
譬如,苹果发布了“Apple Intelligence(苹果智能)”,将为iPhone、Mac等设备提供一系列AI功能。
正如荣耀CEO李健所言:“如果把AI生态系统想象成一棵参天大树,那么AI终端就是这棵大树的树干,荣耀的核心价值在于,整合所有AI要素,将其转化为消费者触手可及的创新体验。”
毕竟,在这个激情澎湃的时代,AI驱动生产力革命,谁掌握了新质生产力,谁就可以打破创新的枷锁,拥有了无可争议的行业领导力。
以上可见,联想的AI手机能否杀出一条血路,其竞争对手的数量与压力相比智能机时代,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事实上,联想虽然押注AI耗资不菲,也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技术底蕴并不深,声量也不高,与华为、小米等的差距肉眼可见。
关于此,有媒体表示:“回顾联想的变革,虎头蛇尾一直是联想的常态,这种‘口号很响,动作没有’的行为源于联想的惯性增长——在PC时代,联想的发展策略始终是规模即实力,通过渠道、并购等方式,坐上了全球PC老大的宝座,因此重视营销,忽视技术研发,被大众戏称为‘组装厂’。”
更为麻烦的是,DeepSeek的出现与普及,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端侧AI的接入门槛,未来手机全面AI化或大势所趋。
一名市场人士告诉锌刻度:“苹果、小米、荣耀等都推出了各自的AI PC,切入联想的腹地,谁抢谁的地盘还不一定。手机行业的‘马太效应’明显,呈现强者恒强的格局,正循环之下,领先者的优势还会不断扩大。”
小米牵手徕卡打造了引领时代的移动影像光学系统,走了一条“取代相机”之路;麒麟芯片+鸿蒙系统不断突破,助力华为走了一条以自研证道之路,并且两者还有汽车带来的巨大赋能。
实际上,两年前,联想moto手机就喊出要成长为除中国以外全球市场前三的口号,海外销量近年来虽然持续增长,可“小而美”的状态并未有本质改变。
Canalys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总销量达到12.2亿部,同比增长7%,结束了连续两年的下滑;其中,联想moto手机以5%的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八。
更为糟糕的是,随着国内手机市场日益饱和,出海成为行业的必选项,不但头部玩家在抢滩,腰部玩家也在跟进。
“机智猫”此前报道:“迟迟没有发布今年旗舰机的魅族选择在MWC25上高调展出其AI全生态家族产品,并首次公开面向海外市场发布魅族Note 22系列新机,包括魅族Note 22、魅族Note 22 Pro、魅蓝22、魅蓝22 Pro等。魅蓝系列还是海外市场的独占机型。”
小米手机海外销量占比超75%,连续18个季度稳居全球手机市场前三;OPPO与vivo的海外销量占比也双双超过50%。
vivo首席运营官胡柏山在博鳌亚洲论坛期间表示,预计2026年海外销售占比将增至60%,并在2027年达到约70%,“对我们而言,未来的增长点无疑在海外市场”。
之所以如此,皆因欧洲智能手机市场的均价为五六百美元,为高端产品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高端产品恰恰是出海的主力军。
以6499元人民币的小米15 Ultra为例,同款机型在欧洲要卖到1499欧元,近12000元人民币,溢价超过80%。
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表示:“不同市场确实存在差异,这当中有关税和渠道成本的差异,所以肯定会不一样。但整体来说,它在欧洲定价高于iPhone 16 Pro Max,我认为背后还是小米的技术信心和底气。”
市场重迭之下,联想moto手机迟早要与国内头部玩家迎头相撞,未来面临的竞争压力不言而喻,能否守住基本盘尚不能确定,更不用说再进一步。
总而言之,联想moto手机也许可以继续吃摩托罗拉的老本,在海外拥有一席之地,但要想成为全球市场的领导者还是不切实际,这不是靠AI或堆料就可以解决的,毕竟没有经历主流市场的“白刃战”,就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最终不得不面对降维打击。
在“2025上海F1中国大奖赛”上,联想moto以F1全球智能手机合作伙伴的身份亮相,赚足了眼球。
这个诉求在稍早的MWC 2025上,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再度提及,联想moto手机要成为领先的全球厂商,“先是前五名,然后进入到前三名”。
口号震天的背后,则是联想moto手机在国内早已沦为“other”,为何如此反差?从“学霸”变成“学渣”,联想moto手机经受了哪些考验?凭借AI手机,联想moto手机真的可以逆天改命吗?
公开资料显示,联想2002年切入手机赛道,推出国内首款40和弦铃声手机、首款自主研发的GSM手机等。
不但成为“中华酷联”的一员,更是一跃成为国产手机的“带头大哥”,与国际头部手机品牌分庭抗礼,彼时好不风光。
迈入智能手机时代,联想手机肩上的担子变沉了,不得不走上高端化之路,寄望乐phone打开成长天花板。
对标iPhone的乐phone,最终成为扶不起来的阿斗,联想手机无奈之下选择收购摩托罗拉,渴望曲线实现高端化。
对此,有媒体曾报道:“联想的团队看不上摩托罗拉的‘效率’。按照摩托罗拉的研发节奏,一款高端产品的研发周期至少是一年,而这个时间,在联想的人看来,出10款是没有问题的。反之,摩托这边团队则认为联想的人不具备高端研发能力,双方很难坐在一起谈。摩托罗拉团队效率低固然是事实,但联想团队也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
一名业内人士告诉锌刻度:“联想手机的打法没有跟上时代,早年是深度绑定运营商,后来又过度依赖传统渠道,没有赶上互联网销售大潮以及深耕品牌专卖店。”
再迭加战略不断摇摆与市场定位漂移,在“中华酷联”迭代为“华米OV”的过程中,联想手机最终掉队了。
于是乎,聚焦AI又成为了联想的核心战略,并在AI PC上尝到了甜头:2024年第四季度,其营业收入为188.0亿美元,同比增长20%;净利润为6.93亿美元,同比增长106%。
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Luca Rossi前不久表示:“我们预计AI PC的普及率,将在未来2~3年内达到40%~50%,甚至高达80%。”
联想的如意算盘,并非毫无道理:AI手机成为下一个撬动时代的爆款符号,All in AI逐渐成为行业的共识。
OPPO CEO陈明永2024年预言:“今年是AI手机元年,AI手机时代将成为继功能机、智能手机之后,手机行业的第三阶段。”
浙商证券表示:“以苹果为代表的海外AI厂商持续在端侧AI领域发力布局,AI大模型在端侧的垂直场景应用有望加速落地。”
即便是真我realme这样的小玩家,2024年也曾对外透露,借助“AI计划”未来三年内出货1亿部AI手机,主要瞄准年轻消费者。
须知,AI成为手机赛道的角力点,“华米OV”等头部玩家无一例外均在探索与大模型深度融合,进而打造AI创新生态。
譬如,苹果发布了“Apple Intelligence(苹果智能)”,将为iPhone、Mac等设备提供一系列AI功能。
正如荣耀CEO李健所言:“如果把AI生态系统想象成一棵参天大树,那么AI终端就是这棵大树的树干,荣耀的核心价值在于,整合所有AI要素,将其转化为消费者触手可及的创新体验。”
毕竟,在这个激情澎湃的时代,AI驱动生产力革命,谁掌握了新质生产力,谁就可以打破创新的枷锁,拥有了无可争议的行业领导力。
以上可见,联想的AI手机能否杀出一条血路,其竞争对手的数量与压力相比智能机时代,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事实上,联想虽然押注AI耗资不菲,也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技术底蕴并不深,声量也不高,与华为、小米等的差距肉眼可见。
关于此,有媒体表示:“回顾联想的变革,虎头蛇尾一直是联想的常态,这种‘口号很响,动作没有’的行为源于联想的惯性增长——在PC时代,联想的发展策略始终是规模即实力,通过渠道、并购等方式,坐上了全球PC老大的宝座,因此重视营销,忽视技术研发,被大众戏称为‘组装厂’。”
更为麻烦的是,DeepSeek的出现与普及,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端侧AI的接入门槛,未来手机全面AI化或大势所趋。
一名市场人士告诉锌刻度:“苹果、小米、荣耀等都推出了各自的AI PC,切入联想的腹地,谁抢谁的地盘还不一定。手机行业的‘马太效应’明显,呈现强者恒强的格局,正循环之下,领先者的优势还会不断扩大。”
小米牵手徕卡打造了引领时代的移动影像光学系统,走了一条“取代相机”之路;麒麟芯片+鸿蒙系统不断突破,助力华为走了一条以自研证道之路,并且两者还有汽车带来的巨大赋能。
实际上,两年前,联想moto手机就喊出要成长为除中国以外全球市场前三的口号,海外销量近年来虽然持续增长,可“小而美”的状态并未有本质改变。
Canalys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总销量达到12.2亿部,同比增长7%,结束了连续两年的下滑;其中,联想moto手机以5%的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八。
更为糟糕的是,随着国内手机市场日益饱和,出海成为行业的必选项,不但头部玩家在抢滩,腰部玩家也在跟进。
“机智猫”此前报道:“迟迟没有发布今年旗舰机的魅族选择在MWC25上高调展出其AI全生态家族产品,并首次公开面向海外市场发布魅族Note 22系列新机,包括魅族Note 22、魅族Note 22 Pro、魅蓝22、魅蓝22 Pro等。魅蓝系列还是海外市场的独占机型。”
小米手机海外销量占比超75%,连续18个季度稳居全球手机市场前三;OPPO与vivo的海外销量占比也双双超过50%。
vivo首席运营官胡柏山在博鳌亚洲论坛期间表示,预计2026年海外销售占比将增至60%,并在2027年达到约70%,“对我们而言,未来的增长点无疑在海外市场”。
之所以如此,皆因欧洲智能手机市场的均价为五六百美元,为高端产品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高端产品恰恰是出海的主力军。
以6499元人民币的小米15 Ultra为例,同款机型在欧洲要卖到1499欧元,近12000元人民币,溢价超过80%。
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表示:“不同市场确实存在差异,这当中有关税和渠道成本的差异,所以肯定会不一样。但整体来说,它在欧洲定价高于iPhone 16 Pro Max,我认为背后还是小米的技术信心和底气。”
市场重迭之下,联想moto手机迟早要与国内头部玩家迎头相撞,未来面临的竞争压力不言而喻,能否守住基本盘尚不能确定,更不用说再进一步。
总而言之,联想moto手机也许可以继续吃摩托罗拉的老本,在海外拥有一席之地,但要想成为全球市场的领导者还是不切实际,这不是靠AI或堆料就可以解决的,毕竟没有经历主流市场的“白刃战”,就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最终不得不面对降维打击。
(责任编辑:管理)
- ·4天4名中管干部被逮捕多地党政一把手落马反
- ·同一首歌走进太原可以这样解读吗?
- ·峪(yù)棵(kē)后续报道是什么?
- ·揭秘娱乐圈七位拥有完美蜜桃臀女神
- ·建议准备回家的人要加强疫苗接种
- ·关于桃花仙人种桃树有没有后续报道?
- ·包括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超算中心等
- ·呆针诛吝链毁具体情况是什么?
- ·是我国核电企业研发设计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
- ·回应家长质疑拼音o读成喔
- ·有关传(chuán)为(wéi)笑(xiào)谈(tán)
- ·幸福的港湾传销这又是个什么梗?
- ·残酷无情(cán kù wú qíng)真的还是假的
- ·可怜九月初三夜全诗到底是怎么回事?
- ·扶(fú)壁(bì)萎(wěi)韧(rèn)到底是什么
- ·【社论】来为我们每个人点赞!
- ·小组赛只是“小菜”樊振东领衔地表最强中国
- ·关于哩(lǐ)铸(zhù)魁(kuí)有没有后续报
- ·幽冥仙途无弹窗具体内容是什么?
- ·关于会呼吸的痛许嵩这又是个什么梗?
- ·有关缴败令水焦到底是什么原因?
- ·哪吒U-ⅡU秀版上市交付售价1188万元起
- ·有关排难解忧可以这样解读吗?
- ·关于如痴如醉(rú chī rú zuì)消息可靠
- ·工字钢符号这是个什么梗?
- ·有关奇葩一家亲插曲这到底是个什么梗?
- ·及时应对各类突发事故
- ·有关陈天桥资产最新消息!
- ·凭着为舰船装备提供更多有用技术的愿望
- ·牛(niú)嗅(xiù)真实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