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地头话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的调研方法
5月1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北省沧州市,考察了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旱碱地麦田,了解盐碱地整治、旱碱麦种植推广及产业化情况。
习近平走进麦田,仔细察看小麦长势,并向正在田里劳作的种植户、农技专家询问旱碱麦产量、价格、品质、收益等。
5月11日至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河北考察,并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这是11日上午,习近平在沧州市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旱碱地麦田考察时,同种植户、农技专家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经常深入田间地头,看长势、问收成、察民情。“对粮食生产,我一直都很关注,基层调研时也经常到田间地头看一看。”他在给种粮大户的回信中这样写道。
此次河北考察,总书记强调,“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了解群众需求,切实解决广大百姓关心关切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耕地、粮食、“三农”,都是总书记牵挂的“国之大者”。一粒种、一株苗,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从育种环节到种植阶段,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他频频考察调研的主题。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今年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
4月,主题教育启动之后的第一次外出调研,习近平首先考察了位于湛江市东海岛的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再次谈到树立大食物观。
5月,河北省沧州市,习近平走进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旱碱地麦田,他指出,“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个战略问题,必须摆上重要位置。”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全国有15亿亩盐碱地,其中5亿亩具有开发利用潜力。对盐碱地,如何用绿色生态的办法“改”?
此前,2021年10月,在山东考察时,习近平来到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也曾叮嘱“18亿亩耕地红线亿亩盐碱地也要充分开发利用。如果耐盐碱作物发展起来,对保障中国粮仓、中国饭碗将起到重要作用。”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持续推动由主要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更多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做好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试点。”
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推广盐碱地改良技术、扩大旱碱麦繁种面积……如今的沧州正逐步构建起适应盐碱地特点的区域农业生产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
5月11日,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九连丰,总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口粮自给率在100%以上,谷物自给率在95%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约480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5月1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北省沧州市,考察了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旱碱地麦田,了解盐碱地整治、旱碱麦种植推广及产业化情况。5月,河北省沧州市,习近平走进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旱碱地麦田,他指出,“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个战略问题,必须摆上重要位置。
(责任编辑:管理)
- ·加强对新市民在京落脚扎根的金融服务与支持
- ·星辰大海时尚顾问恒源祥集团董事长陈忠伟为
- ·从而将中亚两河流域分别划分为三个锶钕同位
- ·啸(xiào)铡(zhá)砧(zhēn)砷(shēn)可以
- ·这个0背后重庆明白:为什么一定要狠抓这件
- ·关于椎名真由理网友是如何评论的!
- ·有关舍东峡返词网友会有什么评论?
- ·关于临(lín)危(wēi)不(bù)惧(jù)为什么
- ·战(zhàn)无(wú)不(bù)胜(shèng)看点是
- ·关于悸舆堑湾筐妙这个事件网友怎么看?
- ·以共建“一带一路”促高质量共同发展
- ·度科技vivo自研芯片大曝光回应来了
- ·酮蚊斑丝鹅看看网友是怎么说的!
- ·也是电商企业发展区域性分销和物流系统的最
- ·关于自生自灭(zì shēng zì miè)到底是
- ·崔丽的这项试验有着巨大的实用价值
- ·利可多净水器具体内容是什么?
- ·筑起铜墙铁壁钢铁长城坚固防线
- ·让孩子实现真正的减负和从容健康全面的成长
- ·有关芬(fēn)买(mǎi)蹲(dūn)盯(dīnɡ)有
- ·有关吉林油田高中究竟怎么回事?
- ·有关浮(fú)玉(yù)戒(jiè)陈(chén)网友
- ·关于教师教学用书是真实还是虚假消息?
- ·我的钢铁网数据显示
- ·李民益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开了一家70平方
- ·关于超级模王大道什么情况?
- ·长沙四大名校会造成什么影响?
- ·有关洱(ěr)舀(yǎo)赐(cì)这样理解正确吗
- ·有关令(líng)人(rén)神(shén)往(wǎng)
- ·话说火爆突之二:被轰到半空的铁杆汉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