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光南院士:开源RISC-V为汽车产业发展提供新机遇

最后编辑时间:2023-12-12 13:25:28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在汽车领域我们最近看到传统的高通等汽车大公司已经联合要成立RISC-V公司,针对汽车领域市场做高性能,在中国这方面也有很多的公司在积极布局。”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如是说。

  近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2023全球汽车芯片创新大会暨第二届中国汽车芯片高峰论坛”在无锡举办。本届芯片大会以“共享中国机遇•共谋创新发展•共赢产业未来”为主题,其中,在12月6日上午举办的“主旨论坛”上,倪光南发表了对出芯片行业的展望。

  相关资料显示,开源已经成为全球新兴技术发展的强大推动力,经过40年左右的时间开源软件已经成为软件领域创新发展的主流,大概占到商业应用的百分之七八十。现在开源模式已经从软件领域走向硬件,而RISC-V是一种开源的到芯片架构——CPU处理器的架构。

  “RISC-V是由加州伯克利分校David教授领导的团队在2010年所发布的,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内取得了重大的发展。我们看到目前全球来讲RISC-V的生态已经初步形成,比如说美国、欧盟、日本、印度等都对RISC-V的未来发展做了重大布局。同样我们也看到在中国,我们国家和产学研各界也在普遍地推动RISC-V的生态发展,包括今天参加的汽车产业对于RISC-V架构也都充满了浓厚的兴趣,甚至很多企业已经纷纷使用了开源RISC-V。”倪光南表示。

  那么芯片的架构对于芯片产业有多大的影响?据悉,从芯片产业链的角度分为四大块,芯片设计中处理器架构有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对芯片制造和芯片封装测试也有一定的影响,下游应用过去也往往容易忽略架构的作用,其实下游应用和芯片的架构有密切的关系,从这个图上看目前新的芯片2023年的SOC带有微处理器的CPU的芯片大概要占到芯片总量的70%,这意味着芯片的下游应用、生态发展和芯片架构之间有着重大的相互关系。

  “所以我们现在抓芯片架构不仅是引领了芯片的设计环节,其实他影响了生产和封装、测试环节,对于下游的应用有决定性的意义。我们展望未来,过去我们已经看到世界主流CPU,我们市场应用最广的、占主要份额的主流CPU主要是两类,一个是X86美国intel公司的产权,另外一个是ARM架构,采用商业授权的模式,这两类架构是目前世界CPU的主导者。未来我们看到开源RISC-V架构也有望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主流CPU,这是未来我们所努力和期待的。”倪光南强调。

  倪光南认为,当前,芯片设计往往要投入上亿美元,门槛很高,同时由于对人才和生态的需求又大大地限制了芯片产业的创新和发展。芯片开源即开源RISC-V大大降低了门槛,从开源协同创新的角度解决了这一产业所面临的问题。其可降低实际芯片门槛以外,新的架构也适应了新的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需求,它指令集精简,易与扩展,对于新的AI应用、物联网、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等定制化产业的需求应用非常合适,它非常适合于未来新场景应用的发展需求。

  基于上述背景,芯片开源可以通过开发者协同去迅速构建繁荣共享的软件生态。这为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和工业数字化发展等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根据预测,RISC-V会有很大的前景,基于数量的发展更是惊人的。若干年后,现在已经可以看到这样的征兆,将来会形成三种主流的CPU,一是Wintel生态从桌面开始的X86,二是安卓ARM生态,在移动领域占有统治地位,三是RISC-V,即RV++生态,这样的生态是基于RISC-V指令集架构加上一套基础软件再加上N种定制化的应用,包括像汽车智能网联领域定制芯片。

  基础软件将是RISC-V生态构建很重要的一方面,基础软件一套基本上可以,因为RISC-V的开源谁都可以基于它发展,形成你自己的产品、知识产权,当然要遵守开源规则,标注声明。所以要通过一套基础软件,不需要N套,因为基础软件公益性很大。另外结合中国RISC-V超大规模市场应用来支持其生态的发展,这将为我国引领世界主流CPU产业发展提供新的机会。RISC-V特别适合于新的应用,性价比在新的领域将会有很大的优势。举例来说,分析认为将来在汽车市场预计可以达到很高的比重,国内在这方面有它的好处,新的领域希望达到需求定义软件,软件定义硬件,高度定制化。

  根据2021年的统计,RISC-V的芯片出货总数已经达到100亿颗,发布到现在十年多一点的时间里走过了过去其他芯片可能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取得的成就,这一数量中50%来自于中国,这更加充分证明新的应用领域,尤其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中国在这方面的人才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将得到充分的体现。

  “中国的RISC-V在芯片界已经引起了广泛重视,我们参与到RISC-V领域的芯片相关的企业和研究单位等非常多,大家看到在芯片方面都有我们的企业参与,国外也看到一些重要的企业开始在关心这方面的发展。特别是在知识产权方面国内很多公司都在这方面做了工作,我们看到在这方面中国和国外基本上同步推进。”倪光南补充道。

  倪光南强调,芯片开源需要有人才方面的支撑,在这方面开源人才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特别是对于开源知识产权的评价体系以及开源人才激励机制都需要一些长期的支撑,发挥中国人才优势,每年一千万大学生的基数,拥有世界最大的队伍知识产权方面优势。这需要我们做更多的工作,将这些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

  “RISC-V将会成为世界未来三大主流CPU之一,形成X86、ARM和RISC-V三分天下的格局。我们希望中国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人才优势和举国体制优势等方面的巨大潜力,能够快速构建RISC-V的生态繁荣,为全球芯片产业的发展作出我们中国的贡献。”倪光南总结道。

(责任编辑:管理)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