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对上表现、不对下负责”说不

最后编辑时间:2024-12-27 13:27:23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坚持求真务实,坚决反对热衷于对上表现、不对下负责、不考虑实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热衷于对上表现、不对下负责、不考虑实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影响决策部署落实、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的大敌。

  对于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党中央屡出铁腕重拳。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持续深入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2019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提出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明确要求;中央纪委办公厅印发《关于贯彻党的二十大部署要求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纠治“四风”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坚持严的基调,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从顶层设计到具体推进,精准施策、靶向纠治,取得了向善向好的效果。

  毋庸讳言,当前一些地方搞“政绩工程”、做表面文章,抓工作简单机械、加重基层负担等问题依然存在。

  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近些年公开通报中,不乏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典型问题。例如,某县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出台文件“一刀切”要求定期清理本地区主干路两侧可视范围和领导干部调研检查经常走的线路两侧野树杂草,但村内环境特别是背街小巷脏乱差,不仅如此,还对公路沿线户房屋“刷白墙”“加青瓦”,对村内其他房屋未作任何整修,形成鲜明反差。这种无视“死角”和“盲区”,乐于“作秀”和“造势”的方式,让“表里如一”的美丽乡村建设成了空谈。

  “对上表现、不对下负责”,说到底背后还是错位的政绩观与扭曲的权力观在作祟,究其根源,无外乎“表现在基层,根子在上面”,一些好大喜功、沽名钓誉的干部政绩导向偏航,热衷“铺摊子”“搞形式”“重显绩”,让口号、留痕演变成展示政绩的“秀场”,基层叫苦、群众反感。

  对人民负责,就是对党负责,两者统一于对党和人民事业的高度负责之中。“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虽各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从本质上讲,“对下”与“对上”的根本目的和落脚点在于对人民负责,离开实践基础的“唯上”,终归是镜中花、水中月。

  坚持“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统一,要把对人民负责这一根本原则放在首位,真正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需要看到的是,践行“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既要打好攻坚战,也要打好持久战,必须不断研究和适应“上”和“下”的新情况、新要求,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才能不辜负人民重托,实现人民美好愿望。

(责任编辑:管理)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