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中俄士兵在东马格拉边界爆发冲突影响日后黑瞎子岛划分

最后编辑时间:2024-05-07 14:25:36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东马格拉是地名,位于今天内蒙古呼伦贝尔境内,胡列也吐东北11.5公里处,紧邻中俄边界额尔古纳河,为中国人民解放军66127部队执勤哨所所在地。

  1685年6月,一支450人的俄罗斯守军在数周内抵挡住了清军3000至5000人的围攻。尽管中国在人数上占优势,但在作战训练方面却不如俄罗斯人,这使得雅克萨要塞得以抵挡围攻。然而,由于对援军的到来不抱希望,于是守军选择投降,撤退与其他俄军会合。

  然而,俄罗斯并不打算轻易放弃。一年后,俄国人修复了这座被中国人遗弃的破旧要塞,并再次遭到清军围攻。在猛烈的进攻中,清军损失了5000多名士兵中的一半,但仍未能夺取雅克萨要塞。

  通过《尼布楚条约》,中方承认额尔古纳河以西包括贝加尔湖土地属于俄国,也就是认可了俄国几十年来对这片土地的蚕食。双方同意外兴安岭与乌第河之间的地区暂时搁置。

  此后,中俄是以额尔古纳河为界河,约定了逃人(指清初脱离主人在逃的农奴和其他八旗人员)及贸易等问题,该条约规定两国民众禁止越过额尔古纳河打猎放牧。

  之后,雍正五年(1727),清俄之间又签订《布连斯奇条约》及《阿巴哈依图界约》,对额尔古纳河及其以西的两国领土作详细划分,条约中也包含了对逃人问题的约定。

  但从清朝方面的史料得知,逃人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无论哪个时代,仍然存在逃人及越界问题。即使在现代,逃人也是边境地带的主要问题之一。

  到了苏俄时期,由于当时苏俄想要取得中国的支持,曾经提出要废除沙皇俄国与清政府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让当时的北洋政府很是高兴了一阵。但随着苏联的成立以及国力强大,他们压根不提这事了。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苏边界事件也随着争论而多了起来。

  1958年后,两国关系日益恶化。到了六十年代,中苏两国在东段边界地区不断发生小规模的冲突,主要是围绕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中的一些岛屿的归属问题。中国的渔民在这些岛屿上及附近水域的生产活动受到了苏联边防军的强行干预,由于双方都认为这些岛屿是自己的领土,都派边防部队巡逻,所以摩擦和冲突接连地出现,随着中苏两国关系的恶化, 1969年3月,爆发了珍宝岛流血冲突事件,但总的说来,两国军队还是比较克制,没有再出现武装冲突。

  而位于中俄两国中段边境的界河——额尔古纳河附近的边界,多年来倒也风平浪静,没有产生过边界冲突。

  1999年2月16日,时值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大年初一,哨所虽然地处边陲,但也张灯结彩,哨所官兵们聚在一起,也高高兴兴过个新年。

  清晨吃过早饭后,哨所长张茂坤就对战士们进行了分工,有的战士打扫哨所卫生,有的战士准备食材做午饭,有的张贴春联。

  大雪昨天下了一夜,今天早倒也停了,只有小雪花在风中飘荡。三人排成一列沿着边界线走着,雪比较深,踩上去就是一个洞,不时不发咯吱声。

  徐振照问张茂坤想不想家,张茂坤没有回答他,只是跟往常一样,警惕地盯着边界对面的俄罗斯区域。俄罗斯士兵的哨所也在不远处,风雪之下,像座堡垒。

  “本来就是嘛!”阎彬说,“毛子兵不是好东西,班长你忘记了?上个月,咱们这边有个边民的牛跑到对面去了,边民去找牛,结果被毛子兵逮着了,他们竟然对边民动手。咱们费了好大劲才把边民同胞弄回来。边民又不是故意越界的,他们竟然这么过分!”阎彬愤愤不平地说。

(责任编辑:管理)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