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将中有两人并无军队实职却为何仍被授大将?

最后编辑时间:2023-12-15 08:11:24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1955年大授衔,有一个标准,那就是只有在军队中担任实际职务的才能授军衔,那些不在军队中任职的,比如滕代远、李先念、谭震林、张鼎丞、邓子恢等人,虽然都有授大将的资历,却很惋惜最终都没有参与授衔。

  十大将中,绝大部分都是有军职的,粟裕是总参谋长,陈赓和黄克诚都是副总参谋长,谭政是总政治部第一副主任,萧劲光是海军司令员,罗瑞卿是公安军司令员,许光达是装甲兵司令员,王树声是总军械部部长。

  一位是开国第二大将徐海东。从抗日战争时期开始,徐海东就长期养病,一直到建国后,也没有担任具体职务,身体情况不同意他工作。当时他只是军委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没有实际军职。

  可是徐海东的革命贡献太大,他一手拉起了红二十五军,是一支重要军队的创建者。红二十五军领先走完长征,巩固了陕北根据地,为迎接中央红军北上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中央红军初到陕北,经济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徐海东党性非常强,大方地拿出5000大洋支援红军。这不是借,而是无偿地送给中央红军,让中央红军渡过了困难的时期。

  雪中送炭,这份觉悟,这份情意,让毛主席非常感动,也永远不会忘记。毛主席说徐海东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

  红二十五军走出了韩先楚刘震这样的开国上将,尤其是韩先楚,被誉为旋风司令,是解放海南岛的主要功臣,很为徐海东争气,如果徐海东不授大将,他们恐怕也不会接受。

  第二位是张云逸,张云逸的情况和徐海东又有所不同,他没有缺席中国革命的各个阶段,而且在建国后他也曾经是有军职的。建国之初,张云逸是山东军区司令员,然后南下广西,担任了广西军区司令员。

  所以1952年,张云逸主动辞去了领导职务。到1955年大授衔时,他仅是国防委员会委员,也没有在军队中担任实际职务了。但是张云逸也必须授大将。

  第一是他的革命资历。张云逸参加过同盟会,参加过辛亥革命,革命资历比很多元帅都要老,他是元帅的资历,是享受元帅待遇的大将。

  其次,张云逸领导了百色起义,在革命处于低潮的时期,为党拉起了一支英雄的队伍,那就是红七军。他是一支军队的重要创建者,当然有资格授大将。

  张云逸还是新四军的重要创建者,是新四军的元老,叶挺是他请过来的,皖南事变之后,他是新四军的副军长,地位在粟裕大将之上,可与陈毅元帅比肩。

  最后,红七军也走出了很多名将,比如开国上将李天佑和韦国清、开国中将莫文骅和韦杰等等。如果老军长不授大将,他们恐怕也不会接受。

  革命必须承认山头,徐海东是红二十五军的重要创建者,张云逸是红七军的重要创建者,就凭这两点,他们两位也必须授大将,这和他们当时有无军职无关。

(责任编辑:管理)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