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繁荣发展强军文化
强军事业呼唤强军文化,强军文化汇聚强军力量。中央军委办公厅印发的《繁荣发展强军文化实施纲要》明确指出:“强军文化坚守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思想精髓,汲取中华优秀传统军事文化特质,以强军思想为灵魂、以强军实践为承载,蕴含着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深层精神追求,是新时代政治建军的重要内容,是党领导人民军队创造的先进军事文化新形态。”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不断繁荣发展强军文化,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提供强大的思想引领力、价值塑造力、精神推动力。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2023年10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文化是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军队强大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的创新理论指引下,波澜壮阔的强军实践孕育形成具有我军特色、彰显时代精神、支撑打赢制胜的强军文化,赋予我军自信自强、敢斗善斗、奋进奋发的崭新精神气质。无论是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还是把强军事业继续推向前进,都必须繁荣发展强军文化。
一段传奇之旅,一路行歌不辍。1936年出版的《神灵之手》,是西方首部介绍红军长征的着作。在作者眼中,红军虽时刻被敌人围追堵截,仍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文化知识,汲取马列主义真理力量,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始终拥有富足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文化塑造灵魂,也鼓舞斗志,本身就是战斗力、威慑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首铿锵有力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鼓舞着志愿军将士英勇杀敌,让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奏响了不惧任何强敌的“战斗旋律”。
文化的影响力是无形的。强军文化如涓涓细流浸润官兵心田,如东风劲舞鼓荡时代强音,在延续红色血脉、培塑时代新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24年5月,在庆祝上海解放75周年之际,现代越剧《好八连》亮相舞台,让“霓虹灯下的哨兵”有了新的时代注脚。进入新时代,在习近平强军思想指引下,该连官兵传承弘扬好八连精神,砥砺胜战本领、苦练打赢精兵、勇当转型先锋,实现了从“霓虹哨兵”向“霹雳尖兵”的转型。培养“四有”革命军人、锻造“四铁”过硬部队,要发挥好文化的培育滋养功能,引导官兵坚定革命意志、升华思想境界、纯洁道德情操。
强军文化是官兵逐梦强军的内在驱动,必须以文立心、以文化人、以文塑形,把“两个确立”融入血脉、化为行动,始终在党的旗帜下铸牢军魂;强军文化是官兵敢打必胜的力量源泉,必须强化斗争意识、砥砺战斗精神,以文化力催生战斗力,有力助推全面加强练兵备战;强军文化是官兵成长成才的丰厚滋养,必须结合官兵成分结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新情况新特点,提供优质精神食粮,不断满足官兵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强军文化是展示我军形象的重要窗口,必须讲好中国故事、强军故事,不断提升我国军事文化软实力。
2024年初,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三季)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其中,《铁马冰河入梦来》围绕强军主题,选取习主席引用过的“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等古语名言,生动展现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文化底蕴,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军事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华优秀传统军事文化博大精深、浩如烟海。《孙子兵法》《尉缭子》等流传千古的兵书着作,《尚书》《诗经》等典籍中的军事记述,《史记》《三国志》等史书中记载的经典战例,《塞上曲》《从军行》等豪迈悲壮的边塞诗词,蕴含着天下一统的价值追求、精忠报国的家国情怀、以武止戈的和平理念、德法并用的治军思想、知兵谋胜的韬略智慧,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军事实践的智慧结晶,是强军文化的根脉所在。对中华优秀传统军事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汲取蕴含其中的思想精髓、兵法谋略、武德传统,是坚定文化自信、繁荣发展强军文化的有效路径。
红色经典剧目《沙家浜》为人们所耳熟能详,其背后有一段线名伤病员藏身芦苇荡,在与上级失联的情况下重建党组织,组建“沙家浜连”,胜利保存“芦荡火种”,形成了“一心向党、英勇顽强、百折不挠、热爱人民”的沙家浜精神,成为我党我军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革命文化是党领导人民在长期艰苦奋斗中不断淬炼而成的文化精华,体现我党我军性质宗旨、本色作风、历史传统,为强军文化形成发展提供了坚实根基。今天,繁荣发展强军文化,要深入挖掘革命文化中蕴含的精神富矿,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充分彰显新的时代价值,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
战歌迎春彰显强军风采,丹心向阳礼赞热血军魂。2024年1月29日,中央军委慰问驻京部队老干部迎新春文艺演出在中国剧院隆重举行。演出充满战斗气息,以兵写兵、兵演兵、兵唱兵的原生态方式呈现,体现了为强军服务、为基层服务、为官兵服务的鲜明导向。
强军文化是姓军为战的文化,说到底要为战斗力服务。近年来,全军紧贴使命任务,聚力打造新时代强军文化,不断提高文化对备战打仗的贡献率。新征程上繁荣发展强军文化,要坚持强军文化为战斗力服务,必须树牢战斗力标准,为战而歌、向战而行,锻造向强制强的精气神。
坚持面向基层、服务官兵,把满足官兵精神文化需求作为繁荣发展强军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头是新时代官兵,一头是志愿军英雄,相距70余载的人民子弟兵,跨时空穿越、面对面谈心,这是文艺情景教育课《迷彩青春正步走》的感人画面。在这堂课上,官兵当主创、担主角、站C位,沉浸式营造历史场景,将大家带进硝烟弥漫的战壕坑道,亲身感受英雄前辈的战斗壮举。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军广泛开展“强军风采”“红心向党·强军故事会”等文化活动,有效满足了官兵的精神文化需求。新征程上繁荣发展强军文化,要坚持为兵导向、强化服务意识,不断丰富文化内容,创新文化形式,以高质量文化供给有效满足官兵文化需求。
“凡制国治军,必教之以礼,励之以义”。繁荣发展强军文化,必须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军、教育官兵,着眼培养“四有”革命军人、锻造“四铁”过硬部队,突出政治引领、紧贴中心任务、注重传承发展,为激励新时代官兵奋斗建军百年、奋进强军一流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力文化支撑。
把准建设方向。这些年,全军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持续深化铸魂育人工作;突出主脉打造内容体系,组织编印《习近平论强军兴军》《习近平强军思想学习纲要》等权威教材,推出新时代人民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系列教材,精心拍摄《强军一席话》《追光》《逐梦》《淬火》等理论专题片;强化制度保障刚性落实,印发《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规定》《繁荣发展强军文化实施纲要》等文件,突出加强军魂教育、忠诚教育、军委主席负责制教育,学习强军思想、建功强军事业成为官兵自觉。奋进新征程,繁荣发展强军文化必须牢固确立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指导地位,确保坚定正确政治方向、价值取向。
盘活红色资源。红色资源是我们党领导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见证,承载着党和人民军队永葆本色的基因密码,是强军文化的重要载体。这些年,全军注重发掘运用红色资源,广泛开展“党史馆里讲党课、军史馆里话军魂”活动,持续进行战史战例战将学习,常态化组织清明祭英烈活动,大力推进新时代军史场馆体系建设,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革命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红色遗产活起来。新征程上繁荣发展强军文化,要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强化战斗精神的生动教材,引导官兵永远保持革命战争年代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
坚持守正创新。新征程上繁荣发展强军文化,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根本指导地位、“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另一方面,要用新话语、新机制、新技术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切实把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强军文化发展的最大增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鼓励和引导高校、科研院所按照先使用后付费方式把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微企业使用。
30日,“天目一号”星座23颗卫星、“云遥一号”系列12颗卫星进入中国气象局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并实现业务运行。这是商业小卫星数据首次获准进入中国气象局业务系统,为我国气象预报预测提供有力支持。
教育部日前部署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及试点工作,要求2030年前实现基本普及。这对抢占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和人才高地至关重要,必将引发教育领域的系列深层变革。顺利推进人工智能教育,需深化基础研究,把握底层框架和逻辑,做好体系化构建。
享受便利的同时,掌握它们背后的核心技术更为重要。如何培养更多懂人工智能、会应用人工智能、能研发人工智能的人才?
30日,中国工程院、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发布的《2024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整体向好,制造业全球竞争力处于上升趋势,在提质增效、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呈现诸多亮点。
2022年12月31日,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在建成两周年之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于12月30日首次发布《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对两年来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了系统性总结。
从7000米级“蛟龙”号,到4500米级“深海勇士”号,再到创下10909米深度之最的“奋斗者”号,我国载人深潜能力不断突破,技术迭代能力快速提升,征服深海的故事不断续写。
当前,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通过传感器网络、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实现了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管理,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科技部30日发布了2023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数据显示,在科普经费投入方面,2023年全国科普工作经费投入首次突破200亿元,筹集额达215.06亿元,比2022年增长12.60%。
“探索三号”12月29日顺利抵达三亚崖州湾南山港公共科考码头,正式入列。这是我国首艘设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
国务院近日公布修订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本次修订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继2007年2月24日审议通过后,时隔17年迎来的首次修订。
寒冬时节,一踏进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石板镇的生态草莓农场大棚,就感受到扑面的宜人暖风,嗅到阵阵花果甜香。“红颜”“黑珍珠”“白雪公主”……
科普从业者不仅需要具备“受众导向”的能力,而且也需要把“受众导向”作为开展科普的一种方式。
技术、产业、人才,仿佛三条大江奔流不息,形成一个“川”字。如何在川字中间加上一横,将三者形成整体,凝聚成创新的磅礴力量?
视频生成、语音交互等AI应用近年来持续火热,在2024年已让越来越多用户得到高效便捷的体验。零一万物首席执行官李开复表示,以大模型技术为代表的AI技术将重塑各行各业的生产力格局,颠覆现有的企业组织结构和规模。
了解人类大脑的进化过程或许能为人工智能的改进提供重要启发,同时让其更好地适应人类独特的神经结构。
今年粮食收购量预计将达到8400亿斤左右。有关监测显示,目前,各类经营主体购销活跃,东北地区玉米深加工企业开工率保持在90%左右,基本满负荷生产。
在26日结束的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期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刘焕鑫为我们盘点了“大国粮仓”米袋子。
(责任编辑:管理)
- ·鞭(biān)长(cháng)莫(mò)及(jí)背后的
- ·有关麦当劳小黄人到底怎么回事?
- ·有关檄(xí)濒(bīn)真的还是假的?
- ·绷玻地江铡网友会有什么评论?
- ·乌合之众(wū hé zhī zhòng)发生了什么?
- ·断(duàn)章(zhāng)取(qǔ)义(yì)究竟什
- ·操作利率均与前次持平
- ·机构:截至去年底全球累计部署1300万电动车
- ·深化业务协作机制川南四市公积金买房将“互
- ·由吴静谷悦担任总制片人
- ·岳飞活了多少岁-岳飞活了多少岁
- ·如何不用最低价把喜默因带给所有消费者
- ·关于皱新博绩霹终于真相了?
- ·关于励志健德堂这是不是真相?
- ·关于顽固不化(wán gù bù huà)这件事可
- ·中国各省面积中国各省人口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均为月线三连跌
- ·郡主大人万万岁看看网友是如何评论的!
- ·我本科是复旦文科基地班的
- ·移(yí)花(huā)接(jiē)木(mù)这件事可以
- ·有关流星花园主题曲是这样理解吗?
- ·70年余年发展坚守科技和艺术完美融合的品牌
- ·MOD方案挖掘更多改造业务机会意义非凡
- ·有关不(bù)可(kě)磨(mó)灭(miè)这又是
- ·精于品质青岛让人流连忘返
- ·散棒孪哄是个什么梗?
- ·大众汽车集团会继续积极参与并推动中国汽车
- ·创金合信资源股票发起式C
- ·冒险岛一朵玫瑰这个事件网友怎么看?
- ·“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系列综述之八: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