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亲笔写告台湾同胞书:打一些炮引起你们注意台湾是中国的
三大战役胜利之后,国民党败局已定,此时的中共中央已经料想到国民党军队可能把最后的落脚点放在台湾,并且以此为据点垂死挣扎。
因此在1949年3月15日,新华社就发表了题为《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社评,文章中指出:“中国人民绝对不能容忍国民党反动派将台湾作为最后挣扎的根据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任务就是解放全中国。”
在随后的七届二中全会后,中共中央在华东局的人事安排上,特意选调粟裕担任华东局常委,主要分管军事。毛主席亲自点将,要粟裕担任第三野战军司令员,担任解放台湾的战略任务。
在讨论华东局管辖范围时,毛主席还特意强调“要加上台湾,这里要注意,还有海军、空军以及其他军队。”
此时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都势如破竹,所向披靡,但解放台湾仅靠陆军是不行的。在上海战役进行时,粟裕就想到了这个问题,并且向毛主席建议提前入闽,就是要同解放台湾放在一起考虑的。
毛主席很快复电粟裕,要求粟裕就第十兵团入时间、以及如何在较快的时间内多去台湾、用什么方法多去台湾、怎么分化台湾敌军等问题进行研究。
在6月21日,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致华东局粟裕、张震、周骏鸣的电文中,又指示:“在你们面前目前几个月内有四件大工作:
“我们必须准备攻台湾的条件,除陆军外,主要靠内因及空军,二者有一,即可成功,二者俱全,则把握更大。我空军要压倒敌人空军短期内是不可能的,但似可考虑选派三四百人去远方(指苏联一引者注)学习6个月至8个月,同时购买飞机100架左右,连同现在的空军,组成一个攻击部队,掩护渡海,准备明年夏季夺取台湾。”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联合国军一路向北推进,不顾警告越过三八线。与此同时,美军航母开进台湾海峡,试图阻挡解放军解放台湾。
美国海军介入台湾问题,我军海空军力量十分薄弱,无法强渡台湾海峡。另一头联合国军即将战火烧到鸭绿江江畔,抗美援朝也就此拉开序幕。一直到朝鲜战争结束后,解放台湾才被重新提上日程。
飞到台湾同蒋介石会谈,并且提供两种美国所认为可行的方案。一种是将台湾转交给联合国“托管”,或者交给中立国“代管”;另一种是建议台湾独立建国。
1956年6月28日,周恩来在一届人代会三次会议上进一步公开阐述我党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时说,我国政府曾经再三指出:
中国人民解放台湾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的方式与和平的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
关于采用在一个国家里实行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方式及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构想的框架已经基本形成了,这也是后来邓小平“一国两制”的基础形态。
毛主席此构型成熟的标志是,毛主席和周总理在多次阐述了解放台湾和平统一和武力统一的两种方式,并且强调力争以和平方式来解决。
再者毛主席同时强调一个中国的原则不可动摇,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国共两党的合作只有在此基础上来进行谈判,实质上这就是九二共识的前身。
第三和平统一后可以谅解蒋介石,蒋介石依旧可以在台湾,军队依旧由他掌控,其中的具体步骤都可以协商。
采用了在一个统一的国家里实行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方式,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虽然还是初型,但大的框架已经有了。
毛主席指出,只要台湾与美国断绝关系,甚至可以派代表回来参加全国人大和政治协商会议,这对于偏安一隅的蒋介石而言,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周总理对毛主席所提及的具体方案,还进一步进行阐述,周总理说道:“蒋经国等安排在人大或政协是理所当然的,蒋介石将来总要在中央安排,如果陈诚愿意做,蒋经国只好让一下啊做副的。”
新中国建立之后,傅作义被安排在了水利部部长的位置上,陈诚和蒋经国回来,职位肯定在傅作义之上。
由此可见,当年毛主席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构想,虽然没有使用“一国两制”的词汇,但其基本内容就是“一国两制”。
但在这个构想上,遭到了美国人的挑战。蒋介石败守台湾后,美国通过军事手段不断援助蒋介石,其本质目的是要在西太平洋上构建一个桥头堡,充当美国在太平洋上用不沉没的航母的角色,进而让台湾成为遏制共产主义的一个重要环节,实质上这也是美国岛链战略的雏形。
毛主席提出和平统一台湾引起了美国政府的不满,因为这一计划将美国的计划全盘打翻,因此在这一时期美国加紧推行“两个中国”政策。
在这种默许和支持下,美国国内逐渐出现一支鼓吹台湾独立的政治力量,而佩洛西就是在这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右翼政治人物,所以老是喜欢在台湾问题上做文章。
“台湾地位未定”、“台湾居民不是汉族”、要“实行公民投票实现台湾自治”等论调,实际上就是想让台湾与大陆彻底割裂。
在这种国际环境下,毛主席以革命家的气魄,在美国核讹诈的情况下,毅然决定炮击金门。这一军事行动不仅打击了美军的嚣张气焰,更重要的是将台湾问题在此拉回到了一个国家内部问题的范围内。
60年代,美国开始推行两个对华政策,一方面继续从经济政治方面逼迫台湾与大陆脱离关系,宣布独立,并以此为前提给台湾提供军事援助,力图从台湾打开突破口。
另一方面美国方面想方设法与中国大陆增加接触,想要在这寻找一个这种方案。但毛主席却从中看见别人未曾捕捉到的机遇。
毛主席认为,美国此举无疑加深与台湾之间的矛盾,这实际上是有利于解放台湾的。在这之后才有了中美关系逐渐正常化的开端,只要中美关系正常化,美国就无法保持与台湾的关系,因为和中国建交的第一个原则,就是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1960年5月,毛主席主持政治局常委会议,就台湾问题展开专题研究。此次会议根据新情况确定了对台湾的总体方针:
对蒋介石我们有充分的耐心,毕竟老蒋也承认自己是中国人。解放台湾的任务不一定要我们这一代人来完成,也可以留给下一代人去做。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一旦时机成熟就好办了。
实际上这一构想从60年代到中美建交之前,是大陆对台湾政策的过渡时期,一直到1981年,邓小平正式提出一国两制,才正式取代毛主席在60年代提出的对台政策框架。这一政策也对国民党产生了重大影响,起到了维护国家统一的历史性作用。
1965年,陈诚病逝,在他的遗言中,既没有提及反攻大陆,也没有提及反共,反而在遗言中向蒋介石建议:对共不能“反潮流”,不能为外国动用台湾兵力,不能信任美国,不能受日本愚弄。
实际上陈诚所表达的态度,和蒋介石的想法有些类似。在那个年代,台湾地区“反共”、“反攻”一直代表着政治正确,所以当时国民党内部在陈诚遗言一直存在争议,都认为应该加上“反共”、“反攻”的论调。
毛主席当年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构想,体现了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意愿,顺应了历史潮流,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光彩的一笔。
今天,谁想违背人民意愿,抗拒历史潮流而搞分裂祖国的活动,不仅不会有好下场,而且必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管理)
- ·关于有关桥的诗歌这是不是真相?
- ·天昏地暗(tiān hūn dì àn)有没有后续报
- ·创新采取横向滚动展示过往头条方式
- ·“平山连”全歼“山大王连”
- ·不到长城非好汉是真实还是虚假消息?
- ·己未是什么意思己未的意思详解
- ·马余强率民进界别省政协委员来扬开展专题视
- ·唯(wéi)命(mìng)是(shì)从(cóng)这是怎
- ·活侠传夏侯兰结局触发条件是什么
- ·深大甜蜜校花具体内容是什么?
- ·老人经常骑自行车对身体有哪些好处?这几点
- ·当时的月亮伴奏发生了什么?
- ·我愿为你戒烟歌词会造成什么影响?
- ·怏怏不乐消息可靠吗?
- ·把好四道关_考核
- ·【广东】关于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告告水果档
- ·你是这样的人简谱这到底是个什么梗?
- ·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 ·但后来她坦然地穿着粗布麻衣
- ·科普:疾病和病毒命名有讲究
- ·行漏霄虹扒穴网友怎么看?
- ·关于炎(yán)责(zé)派(pài)澄(chénɡ)到
- ·有关寡(guǎ)不(bù)敌(dí)众(zhòng)为什
- ·三(sān)教(jiào)九(jiǔ)流(liú)到底是
- ·牢记使命任务真抓实干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
- ·近两年有过新装修或者购买过家电的人群中
- ·海口12岁女孩骑电动车离家失联超10天家长:
- ·陈小华辞任快狗打车董事长兼执行董事为58同
- ·什么是净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报酬率是什么
- ·竭忠尽智具体情况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