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声喧哗(rén shēng xuān huá)到底是什么原因?

最后编辑时间:2025-04-28 20:21:37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连绵农田,农机驰骋,春管正忙。谷雨时节,在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的高标准农田裡,一台作业半径140多米的中心支轴式喷灌机正缓缓移动进行着喷灌作业,喷出的水雾滋润着绿色的麦田,孕育着夏粮丰收的希望。

  “喷灌机转动一圈可以浇地100多亩,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农业生產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机械化作业更加便捷。”说起高标准农田带来的高效,种粮大户王佔勇打心眼儿裡高兴,“眼瞅着一块块农田变成良田,农作物病虫监测站实时监测苗情、墒情、病情、虫情,预测预报病虫害发生种类及趋势,小麦玉米一茬接一茬,种粮底气更足了。”

  “我们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列入乡村振兴、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责任制等考核内容,让每一寸耕地都成為丰收沃土。”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农田建设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河北省坚持以產粮大县及粮食生產功能区和重要农產品保护区為重点,全面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河北粮食生產核心区。

  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河北省粮食总產量781.8亿斤,连续12年超过700亿斤。粮食何以连年丰收?密码就藏在“高配版”的良田裡。当传感器替代了老农布满厚茧的手掌,数据流重构着“看天吃饭”的千年经验,万亩农田正演绎着科技与农耕文明的对话。

  高标准农田“高”在哪?看农田质量,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平均耕地质量可提高约1个等级,耕地的保肥保水能力显着增强﹔看农田地力,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亩均粮食產能可增加10%—20%﹔看抗灾能力,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可实现旱能浇、涝能排,高產稳產,旱涝保收。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2024年,我国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超过8000万亩,高标准农田面积超过10亿亩。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建设高标准农田是重要抓手。為推动逐步把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到2030年,力争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3.5亿亩,累计改造提升2.8亿亩,统筹规划、同步实施高效节水灌溉,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8000万亩﹔到2035年,力争将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累计改造提升4.55亿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3亿亩。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把高标准农田建好是保障粮食稳產丰收的前提。如何建好高标准农田?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就相关政策回答了记者提问。

  在建设布局方面,《方案》提出要优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空间布局和时序安排,优先在东北黑土地区、平原地区、具备水利灌溉条件地区以及粮食產量高和增產潜力大地区开展建设。同时,进一步明确了高标准农田限制建设和禁止建设区域。下一步,国家层面还将制定分区分类建设指南,明确不同区域建设重点和标准,指导各地因地制宜落实建设任务。

  在建设标准方面,《方案》明确以“一平”(田块平整)、“两通”(通水通路)、“三提升”(提升地力、產量、效益)為基本标准,合理确定不同区域、不同类型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和投入标准。同时,要求通过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实施细则,形成层次分明、上下衔接、务实管用的标准体系。

  在建设内容方面,《方案》明确提出要将建设重点放在田内,新建项目优先开展田块整治、田间灌排体系、田间道路和电力设施配套等基础建设,着力提高农田保水保土保肥能力、抵御旱涝灾害能力、机械化耕作便捷水平﹔改造提升项目按照缺什麼、补什麼原则,补齐田间设施短板弱项。

  管护好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是保障粮食稳產丰收的重要支撑。该负责人表示,《方案》要求地方分级压实高标准农田属地运营管护责任,明确运营管护内容和标准。

  对於公共设施,县级政府要明确管护主体,定期组织开展检查和维护﹔对於田间地头日常使用率高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原则上实行“谁使用、谁管护”,充分调动和发挥经营主体参与高标准农田运营管护的积极性,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群眾等通过自主投工筹资等方式开展日常运营管护。

  同时,鼓励各地结合实际探索政府购买服务、委托行业机构、工程质量保险等高标准农田运营管护模式。

  此外,《方案》还提出要严格保护高标准农田,严禁擅自佔用﹔经依法批准允许佔用的,各地要及时落实补建,确保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损毁高标准农田设施,对因灾损毁的高标准农田,纳入年度改造提升建设任务及时修復或补建。

  高标准农田建设事关国家粮食安全,也关系到农民群眾切身利益。眼下,北方冬小麦正孕穗抽穗,长江中下游小麦正抽穗扬花,西南地区已经开始灌浆……加载了5G、大数据、物联网的高标准农田,正重塑着农业生產的当前和未来,為粮食稳產增產打下坚实基础。

  “逐步把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要深入实施藏粮於地、藏粮於技战略,以提高粮食和重要农產品生產能力為首要任务,做到新建和改造并重、数量和质量并重、建设和管护并重,真正把具备条件的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适宜耕作、旱涝保收、高產稳產的现代化良田,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上述负责人说。

  人民网北京4月25日电(记者乔雪峰)在安徽省黄山市休寧县璜尖乡清溪村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不少村民正在寻找自己的快递。陈大爷拿着刚取到的日用品跟乡亲们嘮家常:“以前取快递要到35公裡外的东临溪镇上,来回折腾大半天,如今手机下单没几天就送到家门口了。…

  人民网上海4月25日电 (记者孙阳、焦磊)2024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57%,智能网联汽车市场渗透率突破20%。行业报告显示,54%的消费者在购买新能源汽车时会考虑车型智能化程度,这一因素在所有购车理由中仅次於使用成本。…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版权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责任编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