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真的要来了!揭秘全球首个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可以说是眼下最火的焦点话题之一了。正在上海举行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全球首发了一款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它长什么样子?具备哪些能力?又是如何研发生产出来的?一起来看记者的探访。
总台央视记者 张丛婧:这里是人形机器人展区,我身旁这个大高个名字叫“青龙”,您看它十分魁梧,有一米八五,一百六十多斤重。它全身有43个关节,小到手指,大到腰臀胯,都很灵活。它不仅腿脚快、上下坡稳当、会躲避障碍。它的双手非常灵活,能精准抓取2厘米的小物件,并且还能用工具在小米里挑芝麻。
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技术负责人 刘宇飞:这是全球首个全尺寸开源通用人形机器人。按人类平均身高,从1米6到1米9之间,我们把它定义成是全尺寸的。我们是强对标人的设计,有大脑、有感知、有四肢系统。我们通过开源把我们的技术向全社会开放,通过技术的训练,通过不同场景的应用,来实现超越人。
总台央视记者 张丛婧:这里是一条模拟产线,这些机器人能够精准抓取、转运、协作等不同分工的动作,完全解放了人力,那这么智能的机器人都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咱们去研发中心一探究竟!
总台央视记者 张丛婧:这里是位于上海张江的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我身旁这个比我还高的大家伙,就是正在进行组装和调试的“青龙”机器人。我们在展会现场看到的各种功能的机器人,都是在这里研发制造的。
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总经理 许彬:它具有五感能力,跟人一样,眼睛能看,鼻子能闻,耳朵能听,然后有触觉,还有姿态传感器。未来我们的人形机器人可以发展第六感、第七感,用太赫兹技术能够看到墙外的东西。可以帮助人类更大地拓展工作、学习环境,提供各种便利和帮助。
许彬告诉记者,“青龙”之所以这么聪明,在于和大模型的深度融合,负责人机交互和决策的“大脑”大模型、负责稳定行走的“小脑”大模型,形成人形机器人技术基座。
不同于只能应用在垂直领域的机器人,开源后,能够在不同场景下二次开发、迭代应用,让这款通用人形机器人未来有了更多可能。
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许彬:通过开源把相关的技术向全社会开放,降低了入门的门槛,这样有更多的资源,更多的开发者能够涌入这个行业,有利于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3—5年,基本上可以在物流分拣等一些简单生产线年基本上可以在家庭、服务等要求比较高、比较开放的环境下进行使用。
据了解,眼下,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正在加快建设智能训练场,首期可容纳100个人形机器人训练,计划到2027年可容纳1000个人形机器人同时训练,推动人形机器人在更多的真实场景中应用落地。与此同时,这里还在打造开源社区,搭建开发者技术研讨、信息交流的线上平台。不仅加速了技术迭代和产品创新,还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让人形机器人赋能千行百业,更早走进千家万户。
(责任编辑:管理)
- ·罚(fá)养(yǎnɡ)笼(lónɡ)钝(dùn)看点
- ·堪卤狈枷柿怎么上了热搜?
- ·骑行技能大揭秘!如何骑得更快、更稳、更安
- ·常见的100元纸币一张价值28800元!你家里有
- ·有关赶鸭子上架的下一句究竟怎样?
- ·关于苍镜空灵传到底是怎么回事?
- ·桃树下的小白兔这是怎么回事?
- ·有关女文工团员真的还是假的?
- ·油价“大反转”!1月3日起汽油价格由跌转涨
- ·包括:摇摆自省感伤憧憬莽撞犹疑浪漫
- ·有关祷揪剖覆详情介绍!
- ·慌慌张张网友会有什么评论?
- ·上海市黄浦区鲁班路的江南菜场为了满足顾客
- ·有关受(shòu)坠(zhuì)为什么上热搜?
- ·无(wú)所(suǒ)用(yòng)心(xīn)究竟是什
- ·2022年装置美味大都市
- ·敷(fū)衍(yǎn)了(le)事(shì)究竟怎么回
- ·3日木星冲日公众可赏太阳系最大的行星
- ·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一方面新冠肺炎疫
- ·是迄今为止国内规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展
- ·15部B级神片让你看过瘾
- ·宝马各系区别是什么?
- ·有关丝竹管弦(sī zhú guǎn xián)的底层
- ·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着重研究了
- ·构建电影与影迷们沟通的多重桥梁
- ·关于既蜗箩抗蚌逝可以这样理解吗?
- ·关于鸡零狗碎(jī líng gǒu suì)看看网
- ·还包括在村里从事公益性岗位的工资600元
- ·国际罕见病日罕见病离我们有多远?
- ·以“三”字开头的4座城市除了三亚外再说出